“有道是,识时务者为豪杰。待到殿下荣登大宝,下旨放了你娘,不会比下旨杀了她多费笔墨。唐公子,你可要三思!”
前面说过,弹劾太子,是豪赌。即便左党人再多、嘴上工夫再好,若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柄,也毫不会等闲开炮。
荣登大宝?
沉默,死普通的沉默。
与唐沐对视很久,独眼男人终究开口,“真是可惜呀,殿下还觉得,你是他的人!”
“十万就十万!”听到这两个名字,独眼男人几近是未假思考,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件事,与我娘无关。”
皇上是否怀旧,谁也不晓得。但那徐家父女向来受宠,倒是不争的究竟。现在太子虽遭群臣弹劾,但终究做主的人还是皇上。更何况遭群臣弹劾还能顺利即位的先例,在本朝也不是没有,当今圣上,即位之前就曾遭到过潮流般的弹劾。
本觉得,风波就这么畴昔了,连太子本身都这么感觉。但阿谁民女,却有了身孕。
太子若想让一家人平空消逝,还能有人找获得尸身?
此事传出,百官哗然,劝谏的奏疏有如雪片般飞入朝堂,圣上也很无辜,因为本身跟百官一样,事前对此一无所知,感觉只是太子年幼无知,大臣们小题大做罢了,一时并未在乎;而左党的口径把控的也很准,只是劝谏,并非弹劾。谁都丰幼年鲁莽的时候,若为此弹劾,一旦太子窜改主张不娶了,把柄也就没了。把柄固然没了,仇可结下了。为了一个村姑赌上身家性命,不值。
唐沐沉默了。
“哈哈哈哈……唐公子,稍安勿躁,殿下派我来找你,可不是发兵问罪的。”
“唐公子,我传闻,你见了齐王?”
“帐本已经被他烧了!”
太子的把柄是甚么?
但左党的人可不管那套,之前的劝谏,借由此案直接变成了弹劾。
姓徐、名杰、字同英,建国功臣徐德以后,因秉承祖上“定国公”之爵位,故称徐国公。二十年前,当今圣上方才即位,时逢鞑靼马队反叛边关,在一些少壮派文官的调拨下,这位年青气盛的新天子,竟不顾一众老臣的反对,决然决定御驾亲征,成果在行军途中误入蛮敌的埋伏圈,幸亏这徐国公勇冠全军单骑救驾,才得以出险。过后为褒其忠勇,皇上干脆娶了他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