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罢相后,紧接着是谏议大夫褚遂良被进封黄门侍郎,代替被贬出朝堂的刘洎。
大师目光都望向房玄龄,这位做了十三年宰相的天子亲信,脸上也有些茫然,他仿佛也没推测,如何就被罢免了。
很较着,天子还是给房玄龄、魏征乃至是高士廉留好了位置的。
玉墀下增加了一张坐榻,太子承乾正冠冕堂皇的端坐在那。
房玄龄、魏征那也都是三起四落的宰相了,这都不算啥,哪个宰相没罢过几次?长孙无忌、侯君集、张亮、杨师道等不消说了,最短长的还是萧瑀和秦琅这一老一少,那都已经快罢次数冲破个位数了。
厥后那笔字深得天子喜好,以字进位,步步高升,进入了升迁快速道。
中书侍郎马周专典奥妙,加参与政事。
“放心吧,太子经历了这些事也是成熟了。”秦琅心中也有跟长孙一样不好的感受,可也没有来由,只能反过来安抚长孙无忌。
许敬宗和崔干,加上褚遂良,此次都没获得加衔入政事堂为相。
天子竟然不声不响的分开洛阳回长安城去了。
吏部尚书李大亮,户部尚书唐俭,兵部侍郎崔敦礼。
一道旨意,也是完整的让储位之争灰尘落定,太子也将开端监国临朝之路,乃至为了让太子能放开拳脚,天子还把房玄龄、魏征给先赶回家了。
如许一来,中书省的两个长官,别离代为主持尚书和门下二省,真正构成了中书令最尊的局面。
这诏令一出,满殿惊奇。
此次只能说是魏王争储失利后的余震,大师也早故意机筹办了。
长孙感喟,“传闻你昨日在东宫呆了好久?”
不过没人想到的是,右仆射高士廉也被连累了,罢相。
次日早朝,待漏院里,先到的长孙无忌先跟秦琅打号召,“本日有烤包子,刚出炉的正热乎着呢。”一边说,一边直接就递了一个热腾腾的烤包子。
“这也太·····”长孙说到一半闭上了嘴,再说下去有大不敬的怀疑。
“睡不着啊。”
来由是坐漏禁近语,无大臣体,令致仕。
“我在家已经用太小食了。”
明天改明天换,后天又以他官加衔参与政事、平章政事等等,又弄出内制,把拜相罢相之权尽揽手中,还给了御史台监督弹劾宰相大臣,特别是宰相被弹劾就得引咎辞职接管调查,这些都严峻减弱了相权,加强了天子的皇权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