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史大奈、李思摩、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步真、执思失力,这些都是突厥人,契苾何力是铁勒人。

李大亮听了安抚承乾,“欲谷设虽拉拢了处月处密等部落,又与高昌缔盟,但不敷为虑也,我大唐出兵西域,其他用不了多少兵,以二三万府兵精锐足矣,然后再征召西域焉耆疏勒诸国,另有西突厥、契苾等蕃部兵马,这些人熟谙本地气候天时,也擅骑射,对于欲谷设的突厥兵和高昌国,恰好。”

“朝廷所要对于的只要高昌国罢了,而高昌虽在西域算大国,可对大唐来讲,只是几座城池百余座屯庄罢了,论气力,不及我大唐一个州,讨伐高昌真正有威胁的还是欲谷设,他当初从漠北逃到安西也没多少人马,可这几年却已经气力日强,现在能号令的部落人马,不下十万帐。”

实在进殿之前,来参与奏对的大臣都已经被提早奉告了议题,本日重点不是议该不该给秦琅进封太尉,也不是给秦琼遗孀季子恩赏的事,乃至秦琅出镇剑南实在也是早制定的事情了。

现在承乾底子不想提这个名字。

“党项人地点的积石山下,黄河河曲一带已经很荒了,可好歹还能游牧放马养羊,但再往南翻越了紫山,那边阵势越高,也更萧瑟,乃至过了牦牛河后,有很多处所,千百年来,树都不长一棵的,再一向往南行,过苏毗入藏地,那边各处雪山冰川,在那些雪山冰川下倒是有些河谷地,能勉强种些青稞等作物,但地广人稀,难以生长,吐蕃发源之地山南和后藏倒是较合适农耕,可也处所狭小·····”

让秦琅只节制剑南之兵和诸羌部,还能勉强接管,毕竟秦琅是个擅用兵的,他带兵不消太担忧,就算兵少不能毁灭吐蕃军,可也不消担忧会败北之类的。

故此此次授节度使再兼经略使、度教唆、营田使、察看措置使等,就是即是这节度使不但是一个军事主帅了,他还包含了各方面的大权。

因而长孙无忌和李大亮另有新升为侍中的马周便一起留下陪太子用餐,虽说刚才殿上太子发了火,可等只剩下君臣四人的时候,太子对三位相公倒是非常客气,乃至一脸东风。

厥后又商定绢马贸易,大唐拿绢换回纥人的马。

奏对结束,太子让留下三位相公用食。

太子本日气场太强,一上来就先声夺人,这让很多大臣都措手不及。

这不成能。

实在秦琅在之前也曾做过一任节度使,只是过后便缴节罢除此使职了,现在再次授他双旌双节,得以专杀专赏,可见太子在对吐蕃这件事情上的意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