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说,就代表他这么想。

“你多用点心在朝政之上,如果能够助良娣成为皇后,让潞王成为太子,那么将来,你可就是三朝定策拥立元老,秦家能更昌隆百年啊。”

只看到好处,是真看不到凶恶处?

普通的天子,都不会情愿有太强的后戚,虽说李世民时,妻兄长孙无忌和妻舅高士廉都在朝为相,但李世民毕竟属于那种初创天下的天子,他当然把握的住。再说了,李世民登上帝位时,不管是长孙家也好还是高家也罢,虽是王谢贵胄之家,可在朝中并没有太强的阵容和权势。

而立后立太子,这类事情更是千万掺与不得。

北魏孝文帝的冯润、冯清姐妹,也都前后立为皇后,这类事情很多。

“阿舅,物极必反,做事不要太一厢甘心。”

“不是我老了,是阿舅你过了二十多年,仍然还是那么胡涂,当年你站隐太子看不清时势,现在你仍然看不清时势,只看你想看到的,一厢甘心的在那边胡想,却不晓得,已误入歧途,非常伤害。”

秦家军方第一家,秦琅现在又是遗诏顾命首辅,崔敦礼是五姓七家中的博陵崔氏,不管是名誉还是职位,也都很高。

如果新皇年幼或是之前没有甚么根底的环境下,刚继位的新皇能够为了获得元老重臣、气力派的支撑,那么册封更有背景的秦氏为后,立秦氏之子为太子,属于普通操纵。

可崔敦礼却还道,“秦王虽为苏氏过继收养,可如果苏氏不能封后,那秦王也不过是庶长罢了,岂能与嫡子相提并论?”

秦琅却底子听不进这类话。

你懂我的图谋不轨,我懂你的故作矜持。

新皇刚继位,岂能不忌讳这么强的后戚?

崔敦礼对秦琅的话较着不太信赖。

崔敦礼不满道,“我记得二十多年前,三郎你才十六岁,当时是多么的年青气盛,为先皇驰驱协谋定策,现在就老了吗?”

面对这位有些太镇静的娘舅,秦琅不得不警告提示他。

宫宴结束,秦琅也终究能够回家了,这段时候一向宿卫宫省,实在也非常无聊的。

“我听到一些动静,贤人对苏氏非常不满,并不筹算立苏氏为后。”

特别天子遗诏定下的这首辅之位,新皇也不成能变动的,秦琅该当欢畅和珍惜操纵才对,如何现在却还俄然来这么一手。

可崔敦礼却道,“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三郎你本就是新皇的教员,又有姻亲之干系,不管是在先皇还是新皇眼里,你都比长孙公与新皇更靠近之人,何况你的功劳,也是人所共知。新皇不倚重你,倚重谁?三郎,现在贤人正要倚重信赖你之时,你得担起这副担子来,而不是总想着享清福啊。吕宋那不过是块外洋领地罢了,哪值得过分操心其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