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贵妃之父为侍中,其从叔萧嗣业为枢密使,他们也一定会感激本身,并且他们现在本来在朝中就失势,寺人们对他们并不占上风。
大将军、将军平时不管诸卫军的军务,只要获得兵符、调令才气奉旨领兵变更,但就算有兵符印信,也还得先通过护军中尉寺人们,不能越级变更中郎将。
“那告诉齐国公?”
寺人们不支撑萧家,那么萧家底子没机遇争夺到更大好处,不管是立萧氏为后还是立萧氏子为太子,都不成能。
“何况,秦氏只是皇宸妃,萧氏也只是皇贵妃,后宫之主乃是韦氏。”
“韦后无子。”
首要的是权力,以李贤现在为诸皇子中最长,且朝野中还素有贤名,加上又是秦王之封,再有秦琅这等强力外戚母舅,以及军功新贵个人的靠近干系,这条拥立之路最轻松。
高护分开御榻边,来到殿角的太医们面前。
“先告诉北衙禁军的各护军中尉们,让他们动手筹办。”
可高护却点头。
太医们面面相觑,并不太信赖这话,却没有人敢等闲辩驳,毕竟高护是宣徽院使,而不但仅是一个宦官。
“秦家等若反对?”
对于寺人们来讲,最大的好动静是明天天子是在太液池蓬莱洲上玩耍,本来就带的人少,并且出事时也没旁杂人,加上高护第一时候封闭西岛,就算有人有别的心机,可也没法飞过太液池出去报信。
天子这才又一边规复了秦家的一些爵位等,又一边搀扶了萧氏。
“郭公,你亲身去趟上阳宫,把韦皇后奥妙接来,必然要谨慎奥妙,切莫泄漏风声。”
在京畿领兵的南北衙军的诸中郎将们,更是大调剂,很多与秦家密切的都被外调,而天子紧接着又在诸郎将上设了护军中尉,以隔断诸卫军的大将军、将军与统兵中郎将们的联络。
韦后无子在高护看来反而是一个好处,一来韦后无子,让她收继别的宫人之子立为太子后,那韦氏就更得倚仗宫中寺人们,二来年幼的太子好节制。
高护轻唤了数声,仍然没有回应,高护却仍然把耳朵凑上去,仿佛天子已经醒来并开口说话。
“告诉萧家?”
“刚才贤人长久醒来,但只来的及断续说了几句话,便又昏睡畴昔了。”
这几年朝堂动乱,宰执变更频繁,确切比较庞大。
高护听到这话,眉头皱的更紧了。
枢密院使王朝恩皱眉,低声道,“现在政事堂以李义府为中书令,萧沈为侍中,李绩为左仆射,而枢密院以萧嗣业为枢密使,薛仁贵为判枢密院事・・・・・・如果告诉东西二府,你们觉得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