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也是这么想的,很利落的泼她凉水:“以那方木工的脾气应当不喜好书画,小蛮姐姐如果想省钱,还不如送他一把锯子来的实在。”
这年初到处观光也不轻易啊,又没飞机又没火车的,装个行李也大多是一块大布那么一包,如果当初徐霞客见着柳蛮的这个拉杆箱,说不定就来一个了!
的确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到底是做了几十年的木工活了,方木工眼尖地一下子就瞧出这内里的门道出来,“柳女人这箱子瞧着希奇,不过用起来倒是挺便利的。”不忘自夸一下,“不过要我说,这箱子还只能是我这木工铺子能做出来,你看那轮子,全部南屏镇就没人能打出这么小巧又健壮的木轮。你放心,这轮子如果用不了个三年五载的,你来找我!”
“这叫前期投资。”
柳蛮将本身画的那乱八七糟的一张纸递给老者:“老伯,费事您照着我这图将它画的更细心些。”
老者接过来,从表面上看应当是一辆马车。
柳蛮规矩的笑道:“方叔啊,您的伤好些了吗?”
“这是拉杆箱。”柳蛮说着,拉着箱子转悠了一圈。
“方叔的金字招牌我看着就放心呢!”柳蛮也顺势递给了高帽。她也不还价还价,这箱子做得很好,便也就利落的掏钱出来。一不谨慎,碰掉了放在桌上的书画盒子,内里的画掉落出来,摊在地上。
固然只是多加了两个轮子,但能相出这个别例的人怕也是一名大木工师。如许的马车,走在那官道之上,定然会比浅显的二轮马车要快出很多,也要更稳妥很多!
一辆浅显马车能纯赚多少?五两银子!更不要说这别致的四轮马车了!
画摊的老者是熟谙柳蛮的,前阵子她跟着一群捕快在这四周转来转去的,想不印象深切都难。柳蛮走了去,南屏镇不大,她对这条街道已经很熟谙的,整条街上在工笔划上画的最好的就是这个老伯了。工笔划讲究详确和逼真,这在团体都讲究“认识流”的水墨山川画里是极其可贵的。
二人一道来了方木工的木工铺子,此时恰是下午闲时,方木工抱着一大杯茶,正批示着刘大力锯木头。见着柳蛮来了,也不站起家,对着前面嚷了一声:“大力啊,柳女人来了,从速把箱子拿出来。”
方木工还想再看一眼时,柳蛮已经将画给收起装好了。严严实实,一点儿缝都不漏。方木工只好对着那盒子咽了咽口水,只看了那么一会儿,还不敷啊。固然只是多加两个轮子的题目,但这中间的间隔,用材,以及木*小这都是要细心敲定。如果能将此画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