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贞观年间,令狐氏这一代的掌门令狐朗资质聪慧,相传六七岁时已把握了家传各种锁具的构造之秘,便不屑于再做那平常之锁,发愤要造出几把绝世无双的锁来,现在传于世上的‘子午鸳鸯锁’、‘蝶翅花蕊锁’,另有‘七巧小巧锁’等九把奇绝之锁就是令狐朗用心研制而来,且这些锁一旦有人定制,只造一把,即将图纸毁去,故此每种只得一把,当然这等锁具并非平常百姓能用的,订制之人多为王公贵族。但二十多年前,令狐氏满门因受岐王兵变连累,或杀或流,至令造锁技艺自此断绝,不复存世矣。”
“这但是奇了,费这很多周折,只用来保藏一篇到处可见的经文,实在于理分歧啊,”段九奇道:“难不成你我真要念诵百遍,方得解此中奥妙?”
正屋里也是一尘不染,桌椅陈列虽不富丽,却做工精美,又与常日里所见家具略有分歧,增加了很多不着名的物件,李元芳正悄悄揣测这些物件作何用处,只见门帘掀起处,一老者坐在椅上鞭策轮子,缓缓出来,那老者身材肥大,双腿隐在毯下,明显行动不便,面上倒是一片淡泊,人未近前,已闻笑语:“狄大人与李将军还记得我这老儿,驾临舍间,真是蓬荜生辉啊。”
段九道:“自前隋至今,制锁名家,不过是‘江南殷氏’、‘辽阳林氏’和‘长安令狐氏’这几家,所制锁具各有千秋,上至宫中,下至百姓,所用的锁具十有**出自这几家的作坊。若说这‘七巧小巧锁’,倒也有几分来源。”
“本来如此。”狄仁杰道:“段兄请看这度母佛像的莲座,但是‘七巧小巧锁’?可否翻开?”
狄仁杰问道:“段兄可有掌控?”
忽见墙上开了一口,墙壁转动处,一木制人偶手托茶盘,脚踏四轮,沿地板轨道稳稳滑至桌前,那托盘之上两杯热茶还微微冒着热气。
说话间,自那铜盒中取出一封羊皮卷来。
段九又道:“不知狄大人从那边获得此物,看锁下七孔,已有六孔变成实心,想要翻开此锁,只要一次机遇了。”
“此七个小孔恰是‘七巧小巧锁’之名的由来,相传当年令狐朗造出此锁,自恃构造精美,没有开锁的秘钥,无人能解,制此七孔意为奉告全民贼偷,纵有七次机遇,也无人能开此锁,恰是‘七擒七纵’之意。而每试开一次失利,就有一孔会变成实心,到最后一孔,如果仍然失利,便会动员锁内机括,将锁匣内存放之物毁去,令盗窃之人终不能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