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但是,陈陌并不会自觉地表示仁慈,他会优先考虑本身的好处——这个本身好处,并不是指他本身,而是指他部下的弟兄,也包含黑虎贼、兄弟会等等。

赵虞听了非常惊奇,颇感骇怪地说打趣道:“这话,可不像是大统领说的,我看大统领还是离王庆远点为妙,免得受他影响……”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鞠昇持续说道:“话说返来,周某也曾与贵军的渠帅关朔谈判,我向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肯将昆阳、襄阳、汝南三县划为我的地盘,束缚贵军不得私行出境,我便承诺顺服贵军……但很遗憾,关朔很傲岸地回绝了周某的要求。”

不过,有一支权势,赵虞还是要问一问刘毗、李煦二人,那就是背叛军一方南阳渠使张翟所自称的安平道。

“刘公,李县丞,不知两位可传闻过‘安平道’?”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必然要杀呢?策反那些叛军降卒不好么?

陈陌想了想说道:“不若全数正法。”

不过一想到那位被俘虏的叛军曲将鞠昇,赵虞俄然窜改了主张。

一刻时后,这十名流卒,便在被开释后逃到了刘德的虎帐,将黑虎贼首级周虎的‘换俘要求’奉告了刘德。

“……此事鄙人乃是从县志所得,此中或有出入。据我所知,百余年前,天下正值大乱,外族进犯中原,于中原肆意搏斗汉人,一部分汉人从中原逃至大江以南,寻求苟安,而其他则遭外族掳掠。太祖的先人乃是河北人士,其先祖展转至江南,后于长沙定居。……太祖年青时,结识武陵人杨勐,二人对汉人国土遭外族侵犯一事愤恚填膺,相约抗击外族,清算汉人国土。而后,二人广招同道,筹建义兵,历经数十载,终将占有中原的外族摈除,建立我大晋。……为表杨勐之功,太祖遂封其为楚侯,封国于南郡江陵……”

“……”

“……”

赵虞笑了笑,摊摊手说道:“很可惜,周某固然未曾想过要为晋国尽忠,但,贵方所谓的大义,也一样压服不了我。”

只可惜对于这些疑问,县令刘毗与县丞李煦也不能解答,因为他二人都只是从他昆阳县的县志中,才得知晋国太祖与楚侯的渊源,以二人不到四旬的年纪,又如何能够清楚得知产生在3、四十年的事呢?

鞠昇心中一动,劝说道:“既如此,周首级诚应当插手我义军,共同努力于颠覆暴晋的大业。”

见赵虞提出质疑,李煦脸上闪现多少惊奇:“周首级亦知南郡兵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