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瓦剌后,九边无战事,朱厚照巴不得晋城大君抗旨呢。
“不去学院了,进宫。”
广大的正堂内,滚烫的铜壶冒着热气,茶桌上的香炉升起白烟,婢女坐在中间烧茶。
……
此子极少会晤他,一旦要见,就是有要事相求。
但本日要见王琼,不便在新院会客,干脆叫何能带来正堂。
粤商很有脑筋。
“贤侄找老夫?”
对本朝没有任何好处。
“下了。”
程敏政看着昔日的弟子,不由出声劝了一句。
严成锦持续:“臣不是请谏打消,而是两币通行。”
程敏政看着矮桌上十几盘咸菜,眼角有些昏黄,“朝廷可有手札来?”
之前还能用弗朗机人敷衍,可现在人家弗朗机人也没这么干呀,现在太上皇多的是时候去刨根,一问就晓得真假。
晋城大君去过大明的良乡,非常体味大明朝事。
晋城大君面色惨白很多,撤销了派使臣去大明的动机。
要征募朝鲜士卒去瓦剌,畅通银票,大君和议当局会准予?
吏曹柳金忠开口:“为何不见大明的圣旨?”
王琼接过来翻开一看,是粤商在外洋商号的漫衍,不解:“粤商建商号,与你要银票何干?”
在书房中,严成锦看完两广传回的密信。
而此时,却只仅仅畅通货币,派人去瓦剌和鞑靼戍边。
朱厚照偷偷瞧了太上皇弘治一眼,“儿臣情意已定。”
众臣哑然。
回想起严成锦的话,程敏政开口道:“朝廷剿除瓦剌和鞑靼,大君和诸公想落得不异的了局?”
王琼端起茶汤抿了抿,一副“我看你如何忽悠老夫”的神采,笑眯眯:“你说。”
文天子时,曾建立哈密卫和女真三卫,让番人替朝廷戍边,赐与互市的权力,现在,只不过是故伎重施。
“大君还是顺从为好,现在在朝的是正德天子,不比弘治天子仁慈,尤其喜好兵戈,也不喜好讲事理。”
岛国的幕府制,年年兵灾,百姓不能放心种田,易子而食。
朱厚照拿着狼毫笔,装傻充愣气得诸公又无可何如。
只是,贤侄为何要难堪他?
“王大人看,两广传的手札。”
程敏政错愕的抬眸,忙说拿过来给老夫看看。
大明要本朝士卒戍边,通行同一货币。
“王大人请听题。”
程敏政以为,这已经是仁慈。
严成锦低头深思,说出银票成为通币的八大好处。
新院的正堂中,铺着绒毯。
太上皇弘治堕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