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埠不是说话之地,世人也只是寒喧几句,说了些无关紧急的闲话。然后等吕文德的侍从把行李都从船上搬运下来,世人便一起先送吕文德前去驿馆。
这事李志常本来是遣了另一名全真弟子来做,倒是杨过听得后主动恳求把这事揽了过来。除了过来奉告尹治平,却也是恰好有借口带着郭芙出来在城中趁便游逛。因这事不算要紧,杨过倒是直拖到傍晚才找到驿馆来,将他们下榻的堆栈店名与地点奉告了尹治平。
驿馆中早有驿丞官迎出来,安排驿卒帮着吕文德的侍从搬拿行李,那驿丞凑到吕文德身边施礼,为他安排留宿等事。
吕文德与这6、七人见礼毕,寒喧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想起尹治平来,转过身指向尹治平道:“诸位,我向你们先容,这位便是此次襄阳大战于十万蒙古雄师中斩杀了敌酋忽必烈的全真教清和真人尹志平道长。此次襄阳大捷,大败蒙古,实在全赖尹真人之功。”
樊楼原是东京汴梁的七十二家正店酒楼之首,在东京非常驰名,修建高大,装潢精彩,酒菜、办事等等也皆是上乘,很多京中高官、达官权贵也皆是樊楼的常客。可惜汴梁被外族的铁蹄所踏,这樊楼天然也不能幸免。高宗迁都临安后,倒是有人仿照汴梁樊楼的款式,在临安重新制作了一座樊楼。不但名字一样,款式不异,就连地点的位置也大略不异,都在御街的北端。
下船以后,尹治平向李志常交代了几句,便让他们自去,也没跟吕文德去打号召。而吕文德在那边正忙着呼朋唤友,施礼相见,却也一时顾不得这边。
樊楼便恰是在御街的北段内,御街的这三段分别实在也并没有特别较着的分际线,官方更未明面标明把御街分作三段,只是一种自发构成的形式。不过北段的衙署区是朝廷各部衙门地点,可也没有甚么商家敢去侵犯。不过能在这一段内运营的酒楼店铺,天然亦都不简朴,很有背景。樊楼便是正建在最靠近北段的各部衙门之处。
目送着李志常带领杨过、郭芙等人远去,消逝在船埠的人群中,尹治平转过身来看向驱逐吕文德的那群人,站在一旁悄悄打量。这群人共有三十来个,但实际上真正来驱逐吕文德的只要6、七人,残剩的人都只是这6、七人所带的三五侍从不等。
吕文德还站在船头船面上,便向着船埠上驱逐他的世人施礼相呼。然后等船工架好连接船埠的搭板,便从搭板上一起而下船埠,一起与世人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