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当朝宰相 四明史氏[第2页/共3页]

“史相公?”尹治平略有些惊奇。他晓得吕文德口上说的史相公是谁,乃是当朝宰相史嵩之。“相公”一词,并非专指后代戏文里的那般伉俪间的称呼。两宋之时,有官至相位者,便常常以相公称之。

史嵩之现在的正式职位乃是右丞相兼枢密使,丞相是文官之首,而枢密院乃是宋朝主管军事的一个专有机构,枢密院的首级与最高长官便是枢密使。

尹治平宿世并非汗青系高才生,对南宋的这一段汗青也并不体味,晓得史嵩之及其史氏家属一门三宰相之事,还是因为要到临安,欲体味临安朝廷现在的当权主事者,才特地在一起而来的船上向吕文德探听的。

至南宋年间,因北方半壁江山被金人侵犯,与金国呈南北对峙之态,朝堂政事以军事为多,为便利宰相参知军事,遂常有兼枢密衔。高宗时的大歼臣秦桧为相时便曾兼枢密使,但这也并非常态,直至宁宗朝后,宰相兼枢密使一职始成为常置。凡拜相者必兼枢密使一职,使得宰相军政大权一把抓,乃至南宋前期出了好几位大权独揽、把持朝纲的权相。

史嵩之为相,则兼有其祖父史浩与其叔史弥远之特性。史嵩之既是一个有才气的干臣能吏,也同时是一个寻求权力、跋扈专断之人。为了达到本身的目标,能够使尺手腕。结合蒙古灭掉尽国,便是史嵩之所一力促进之事。

吕文德道:“便在史相公的府上。”

吕文德回了一礼,道:“方才史相公府上来人,说是中午要宴请我们二人。我寻真人奉告此事,才发明您不在,以是派人四下寻觅。”

尹治平又一起看着车窗外的临安城风景,不觉间车马停下,已到得了史嵩之府前。

史嵩之之前是见过吕文德的,这时并没多打量,而是对着尹治平多打量了几眼后,这才微微一笑,摆手道:“二位不必多礼,今曰只是便宴,来,请。”

枢密使一职最后始于唐朝宗永泰年间,以寺人为之,掌接管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但初时枢密使只要一人,权益亦不大。至五代年间,开端设置有枢密院,并以文臣士子任之,到最后垂垂演变成一座专门办理军事的朝廷中心机构,与宰相所领的政事堂分执朝政,一管文一管武。

史弥远掌权后,规复了秦桧身后所追封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主动推行降金乞和政策。玄月签订宋金和议,由金宋叔侄之国改成伯侄之国,岁币由二十万增为三十万;另加“犒军银”三百万两,为以往和议中从未有过的屈辱条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