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元国的大朝会旬日一次,本日恰是大朝会的日子。
谢东篱在大车里正襟端坐,面无神采。
张绍齐是附和也不是,反对也不是,被谢东篱气得气血上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一阵紫,手指着谢东篱,连续串“你你你……”说了半天,竟然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谢东篱就站在五相以后。
站在副相位置的张绍齐只好硬着头皮出列,抢在谢东篱前头躬身道:“陛下,是下官管束不力,才让谢大人受了伤。不过下官已经狠狠管束过犬子,罚他跪祠堂……”
瞧这黑沉沉的神采……有人要不利了……
没想到明天是司徒家一个桂花宴,竟然就跟谢东篱在明面上结了怨。
瞥见他的胳膊绑了绷带。吊在脖颈上,有明天去过司徒家赴宴的人忙体贴问道:“谢大人,您的胳膊不碍事吧?”
谢东篱指着那两个箱子道:“陛下,臣这一次去江南贡院查到的东西,全在这内里了。”
阿顺蹲在南山轩上房门口的滴水檐下,捧着一碗黍米鸡粥吃得稀里哗啦,满头是汗。
阿顺愣了一下,忙跟上去,斜眼瞥着谢东篱吊起来的左胳膊,欲言又止。
还是因为说到退亲……五爷实在挺在乎张家的婚事的?
张绍齐正管着礼部这一摊子事。
元宏帝在寺人的簇拥下走上保和殿高高的宝座。
“不碍事,还没断。”谢东篱淡然说道。目光从缩在一旁嘲笑的副相张绍齐面上掠过。
大朝会散了,谢东篱在百官恋慕妒忌恨的目光中,和沈大丞相一起跟着元宏帝去了上书房。
谁送的钱多,谁就排在前面。
见谢东篱过来了,都来给他打号召。
寺人将两个箱子翻开,暴露内里码得整整齐齐的两堆册子。
来到谢家的大车前。趁着谢东篱上车的当口,阿顺瞥了一眼他的神采,忍不住打了寒噤。——五爷的神采。比他任何时候见过的都要阴沉冰寒!
很快一群寺人抬着门板进宫,将张绍齐抬了出去。
“你就胡吹吧!你爹明显最善于外科!——谢大人,我大伯父才最善于骨科。是太病院驰名的‘一指禅’!就是说,只要用一根手指头。就能正骨!”
“陛下,左面的这个箱子,是臣从江南贡院抄来的‘孔方谱’!而这右面的箱子,就是这十年来金陵城的取士名单。”谢东篱说着,指了本身的奏章,道:“臣的奏章里摘抄的是两年前春闱取士名次和‘孔方谱’。您一看便知,二者的确对得严丝合缝,一个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