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创办一份文摘性的刊物,让人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尽快获得本身想要的东西。
《读者文摘》的出世是否奉告我们:如果等统统的前提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你或许得永久等下去啦!!
一个实在的故事奉告我们:胜利者从不等候机会成熟
1921年6月2日,电报出世整整25周年。
这16人中,有状师、作家、编辑、记者,乃至另有国集会员。
获得这一答复,此中15报酬了免交执业税,向办理部分递交了暂缓执业的申请。
只要一名叫德威特・划莱士的年青人没有理睬这一套,他回到他的暂住地---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储藏室,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个信封,装上征订单寄了出去。
但是,当他们到邮电部分办理有关发行手续时,去被奉告,该类刊物的征订和发行临时不能代理,如需代理起码要比及来岁中期选发难后。
他们都以为这类刊物必然有广漠的市场。
到2002年6月30号,他们创办的这份文摘类刊物---《读者文摘》已具有了19种笔墨,48个版本,发行范围达127个国度和地区,订户1亿人,年支出5亿美圆。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候里,他们都到银行存了500美圆法定资金,并支付了执照。
对这一动静,当时在美国起码有16人作出了反应。
今后天下出版史上的一个古迹就出世了。
胜利者不会比及万事具有才行动,朋友,你以为呢?
美国《纽约时报》就这一汗青性的发明,颁发了一篇简短的社论。此中传达的一个首要信息就是:现在人们每年接管的信息量是25年前的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