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透过地震救灾看解放军[第1页/共2页]

德国媒体大量应用体味放军救灾的图片。有的流着汗水吃力地背白叟,有的当场累倒,另有的含泪救济……柏林市民奥勒对记者说,他从没看到天下上有如许舍己救人、充满人道的兵士。这让他对中国甲士有了新的体味。

多年来,中国军队常常被西方描述为某种“威胁”。5月12日四川地动产生以来,11万雄师奔赴救灾一线,再次引得西方媒体纷繁高举镜头。但这是一个全新的特别环境,在如许一个环境下,在他们的报导中呈现了小我、呈现了神采,耐久被猜想、乃至美化的中国甲士形象呈现了其本来的模样的回归。

救灾表示让同业自叹不如

来源:环球时报陶短房青木任彦林雪原柳直石华

英国《独立报》19日的文章说,中国军队博得了赞誉。文中说,“中国军队在中国群众中很受欢迎,在地动现场构造实施的救济事情将把其职位提到更高的位置。”这在西方媒体的以往表述中是很罕见的,实际上,西方媒体对中国军队的报导一贯以负面居多。近年来,中国军队和甲士常常与“武备比赛”、“风险周边安然”等联络在一起。8年前,德国《核心》周刊就诬称,“中国甲士进入苏丹,支撑暴政”。

美国彭博社18日报导说,在此次地动灾害中,中国军队反应敏捷。中国军队徒步进入阵势卑劣的震中地区,被韩国《朝鲜日报》称为“弃枪扛锹的救济长征”。加拿大CBC电视台5月18日的早消息说,中国军队的反应速率和职员、设备、物质投放才气均给人留下深切印象。

甲士一向给我最斑斓的形象,小时侯就想成为甲士,当时是感觉一个穿上戎服的女孩最是标致了,跟着春秋增加,是为甲士的气质佩服,明天大地动中甲士用他们的行动让我更是佩服呀!中国甲士好样的!中国甲士还是新期间最敬爱的人!

西方媒体不但在存眷救灾事情,也把此次11万雄师的个人表态看作透视中国兵力的机遇。英国《卫报》16日的文章一方面奖饰了中国军队的尽力,一方面也以为,固然中国“兵力强大”,但缺点也很较着,比如贫乏保障庞大地形通过才气和野战通信的充足和有效设备,给降服门路停滞增加了很多困难。

此次外洋媒体对中国军队评价较客观、翔实,一方面和救灾任务的特别性有关,另一方面,中国军方此次以公开、透明的全新形象面对天下,也阐扬了很高文用。英国《金融时报》19日报导说,大范围的救灾尽力,以及中国当局在应对灾害熬程中闪现的透明度,博得了全天下的赞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