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矫捷应用,不能称为学习。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工夫,必然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把握的,我如果学一千次,也必定会把握的。
——《论语》
——《荀子》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三国志》
译:如果想建立小我幸运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宁,繁华起来。
译:聪明的人还必然得好学好问才气成才。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颠末不知难。
译:用心机虑,用眼细心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获得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中庸》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尚书》
报酬恶,祸虽未至,福已阔别;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译:觉得本身的弊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陈廷焯
译:君子气度开畅,思惟上坦白干净,表面行动也显得非常镇静安宁。小民气里欲念太多,心机承担很重,就常忧愁、担忧,表面、行动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模样。
19.不怨天,不尤人。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增广贤文》
译:故国的每一寸江山比一寸黄金还要贵重,是毫不能让给外人的。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越本身的好处和长处,就谦虚就教,当真学习,想体例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程度;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敷,就要沉着检验,看本身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对国度无益的事情要英勇地去做,就算有灭亡的伤害也不遁藏。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好学早成材。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
译:君子努力于底子,建立了底子,“道”也就天然产生。
——《三国志》
译:一句良善无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便在三冬酷寒中也倍感暖和;相反,刻薄刻薄的暴虐说话,伤害别人的豪情和自负心,即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感觉酷寒。
——《论语》
——《论语》
译:犯了弊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