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第6页/共8页]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学习是不成以停止的。

译:评价一小我时,不能因为一点不对就扼杀他的功绩。

译:犯了弊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绩,别人并不睬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愤恚、委曲。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采的表示吗?

译:固然本身职位寒微,但是从没忘记忧国忧民的任务。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当公理遭到欺侮、凌辱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热诚的表示。

译:说了的话,必然要取信誉;肯定了要干的事,就必然要果断勇敢地干下去。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心静天然凉,欢愉共分享!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豪杰,身后也要当豪杰。

译:作为君子,应当有固执的意志,永不止息的斗争精力,尽力加强自我涵养,完成并生长本身的学业或奇迹,能如许做才表现了天的意志,不孤负宇宙赐与君子的职责和才气。

33.君子莫大乎与报酬善。——《孟子》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读书读很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无益;忠告劝戒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动无益。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好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藐小的。却无益于别人的功德,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56.少壮不尽力,老迈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8.君子开阔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告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学问的赅博在于学习时不晓得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果断的目标。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年青的时候不晓得抓紧时候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