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成果毫无牵挂,独一有疑问的,是淮西方最后据点洄曲到汝南城,这南北百余里、东西七八十里的地带,还能在官军的围攻陷对峙多久?
实在对此,高岳的态度是不接管,他对杜说:“当年朝廷平河朔时,最大的失误便是拉拢朱滔、王武俊辈,借贼平寇这类做法,等因而与虎谋皮、抱薪救火,以是就算李惟岳身故,对本来盘据局面又有甚么窜改?李惟岳虽死,王武俊却持续盘据成德,驱一虎来一狼,朝廷对待他们略不快意,动辄还是逆反。董重质乃吴少诚婿,淮西诸般罪过逆举,他都参与打算,比如此次奇袭东都的诡计,吴少诚能将两千直属牙兵交给他,足见董是最大的祸首,对祸首便要峻厉处断,免得将来再生祸端。”
此次,是天子调派来的汝州刺史陆长源立下了大功。
“那而后直到汝南城,便不再接管降服了?”
东都的山棚,特别是伊阙、陆浑一带的,曾遭淮西栽赃,对吴少诚那是个恨之入骨,先前朝廷招募权益兵时就有很多插手,现在更是拉起步队,到汝州梁县帮陆使君作战。
“降者何意之有,大多是情势所迫罢了。汝南城朝夕且下,淮西转眼可平,那群所谓的降者不过想找能持续为恶的路,几个有改过之意的?活董重质,对大局底子没有任何影响;杀董重质,反倒让蔡人晓得朝廷的雷霆天威。再者,遵素啊,你看打淮西打了一年的风景,朝廷三司也好,天子内库也好,都为这场战事糜费大半,倘使接管董重质降服,那其他淮西军将都要来降服,朝廷不但不能杀他们,还得用金帛官爵养着他们,国计承担更重便不说,你让那些平叛死战着力的官军儿郎们如何想?那朝廷平了淮西后,到底能获得甚么好处,顿时再平其他叛镇,怕是会难觉得继。以是姑息祸首,端的是贻害无穷。”
本来董重质的两千骡子兵,外加数千桐柏、方城趁火打劫的山棚,确切在汝州东南地带放肆了阵,高呼要一起攻陷洛阳如此,几个县城也望风而降,但陆长源扼守梁县,可不像曾经的李元平那样丢脸,他制定一套周到的“城法乡约”,不但动员四周千余丁壮庇护城池,还联络了忠于朝廷的山棚,共拒董重质。
帐幕内,高岳和杜黄裳密议,到底该不该接管董重质投降。
最后官军都没法在城内呆着了,高岳和杜黄裳命令,统统兵马到大溵河一带安营驻屯。
血亲复仇,天经地义。
到了新年伊始,董重质也折返返来,他的奇袭完整失利,只能本身绑着本身,到郾城官虎帐垒军门前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