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吏员刚要走,高岳便说等等,想了想,便取出随身的钱来,要求吏员道,“请另撰一封,送至崔中丞府邸处。”
敲锣打鼓声里,几名礼部吏员兴高采烈地走过来,对高岳和落第的数位韬奋棚之人鞠躬,又是送马,又是送器物,接着还举着泥金帖子,扣问要将喜信送往那边,“两封,一封送去国子监,一封就送往升道坊北曲五架房吧!”高岳答复说。
独孤良器提起笔来,在彩版上元季能的“傍晚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厥后,补写上“觅得黄骝鞁绣鞍,平康坊里取团团。上都克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一阵动乱颤动,高岳的“原味笠衫”落到众举子的头上,狠恶的争抢后,终究“花落”在位小的举子手中,这位冲动地颤着鼻翼,抓住白笠衫贴在其上深吸数口,仿佛是在吸仙气普通。
“独孤同年,请。”高岳很客气的举手说到,本来在考场当中他和独孤良器互称为“必先”,现在各自登第后,便可互称为“同年”。
大明宫紫宸内殿当中,代宗天子正襟端坐,实在也在等着放榜的动静,固然这进士科向出处礼部主持,他很少亲身过问,但直接的扣问却一刻没有停止过:李豫非常清楚,进士者乃公卿之滥觞,择进士便是为将来的大唐择宰相,体贴当然是在所不免的。
“不消,但请阿姨和楚娘,将此彩版赠于高三,感激不尽。”
很快他退到了东墙的围棘边,但那些下第的举子还是收回呜呜呜叫的贪婪声音,伸动手向他围过来,“求状头赐白衣,求状头赐白衣”的叫声不断。
本日的平康坊的确沸腾了,各处楼宇、里巷都是蝼蚁般喧华繁忙的人。很多小童爬上屋脊,看着不成一世而来的新郎君,更有很多朱紫宅院里的小娘子们,偷偷登上高楼,自纱窗后窥测新郎君的行仗步队。
世人惊呼声,纷繁后退,只见本年状头立在放榜的外垣东墙下,将冬衣衣衽解开,褪下内里所穿的红色笠衫,再揽住冬衣将裸的上身掩上,大喊道“外套为好友所赠,不敢让予别人,此笠衫便送给尔等吧!”言毕,高岳挑起笠衫,刷刷甩了数圈,奋力掷向人群。
“我韬奋棚天下第一哇!”中间卫次公和刘德室高举双手,胳膊自袖口暴露,冲动地勒出了道道青筋,和其他棚友一起,声嘶力竭地喊着。
袁州婆哪敢拿乔,忙不迭照办了。
王团团坐在帘子后,看着这一幕,是冲动万分恍若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