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瘪着嘴点点头,“那你的观点呢?”
“求汾阳王再考虑考虑!”高岳语带悲怆,干脆将戏给演足。
郭子仪哈哈笑起来讲我晓得我晓得,实在星星蛮好的,郎君和她倒是可惜了,不过郎君不忘崔家小娘子誓约在先,这么做是对的。然后他扬起手指抬高声音,“本日在仲孺家赴宴的,是不是有黎京尹?”
次日吴仲孺家的绣楼当中,星星的闺阁里到处挂着裱装精彩的高岳文章,香木橱柜上还摆着一排排木刻,有艾简和罗王相拥的,有槐北决案的,有七个小葫芦肩并肩的,另有贞子,都是高岳文中的人物,刻得惟妙惟肖,是星星专门让匠人做的,特别贞子更是逼真,正自枯井里爬出,还带着模糊的惨痛哭声......哦,不对,哭声是星星小娘子收回的。
“其他的都是韩王府的属官,是不是?”
“有。”
随后屏风被家仆给撤开,郭子仪端坐于榻上,对高岳大声说道:“这白面郎君是登第的文士,和我将门不对路,星星将来还是要嫁给军将出身的。”
“是,是的。”
但郭子仪却很清楚地听出他的言外之意,便挥挥手,让摆布退去,并设上了屏风遮挡。
“高郎君,幸亏老朽是八子七婿满床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出去前,是不是看到老朽凡事都只会说句照办,你可知为甚么?”
高岳仓猝施礼,他乃至不清楚这榻上的白叟是醒着还是已睡着。
高岳心想,可不能说我是来咨询和你外孙女儿的婚事的,你顿时来一句“晓得了,你去办星星吧”,那我可就完了。
一会儿,郭汾阳扬起浓浓的白眉,看了下高岳,说实在的高岳见到的,只是个怠倦而高龄的白叟,底子不像是他印象里那位力挽狂澜复兴唐朝的绝代名将。
“那是新郎君喽,哈哈,抱愧老朽的孙儿辈太多,年纪大了都记不住,每次都靠儿后代婿们指导,不知到子仪这里有何见教呢?”
“实不相瞒,是韩王傅吴仲孺但愿招晚生为婿。”
郭汾阳最后见到高岳,还眨巴眨巴眼睛,指着本身,对着迎宾的谒者说了句“这是我哪房的孙儿啊?倒是个好白面郎。”
“是。”
“威名赫赫的朔方军,顿时便要风骚云散了啊......”这位白叟想到最后,哑着嗓子,以衰老的调子吐出了这话来。
“此是有为避祸之道。”
郭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