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废太子李承乾于东宫豢养甲士,并与侯君集图谋不轨,罪过昭然,太宗天子犹召其舅长孙无忌等数十大臣,鞠问太子,比及罪证齐备后又调集百官朝议,当时言者曰,愿陛下不失为慈父,使太子得终天年,太宗天子从之,这才终究废了太子李承乾。另者,太宗天子废李承乾时,同时废黜了魏王李泰。故而陛下现要拔除太子,臣请效太宗旧法,并废普王,传位于长孙。”
谁想李泌针锋相对:“那陛下百年后,普王会如何对陛下的皇长孙?”
天子见李泌没任何反应,便有些难堪地来回踱了数步,“普王已然成年,温厚仁友,有定夺手腕。先生觉得如何?”
厥后最温厚的晋王李治当了天子,公然虐待李泰至死。
“李泌!你胆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竟然要废杀普王!”气得天子神采发青,“卿不顾自家家属了?”
肃宗心忍父,不幸建宁王。
这话也狠狠调侃了肃宗天子,乃至更往前的玄宗天子,这两位天子幼年时不也经历各种毒害磨难?可当上天子后,对儿子们动手却比前代的都狠。
天子见李泌涓滴不肯服软,也无可何如,便岔开话题:“先生此言谬矣,贞观、开元年皆废换太子,为何不亡?”
不记在东宫,时恐罹祸患。
“陛下先前宣召张延赏、马燧,此题目已然问过他俩,普王是何人物,又何需再扣问本隐士一遍?”
这时李泌捧袖,“如陛下必欲废太子,臣请并废普王且杀之,随后以陛下长孙为储君。”
“......”天子沉默,很久又说,“普王......”
“陛下!”李泌打断天子,“魏王李泰曾对太宗天子发誓说,如立他为太子,将来为天子百年后,必会杀本身儿子,传位给弟弟晋王(即李治)。陛下以为,如魏王真的得为天子,会兑现这个信誉吗?”
但是还没等唐军光复两都长安、洛阳时,昏庸的肃宗天子就听信了张良娣、李辅国莫须有的谗言,以为建宁王有异志,草草将其赐死。
没想到,没想到,这是代宗天子亲手写的《追谥齐王(即李倓)为承天天子诏》,时隔这么多年,内里的每句话,先生都还能记得如此清楚。
而广平王也就是厥后的代宗天子,因和建宁王手足情深,每次在肃宗面前提及建宁王,无不痛哭失声,涓滴不顾忌李辅国、张良娣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