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知情之人[第2页/共3页]

高傲军分开秀川县,兵行缓慢,半晌没有逗留。出了林山县以后,雄师取道既非清远渡和永安渡,也没有转道南下的迹象,而竟是持续北上。

应势造势的真假论,寻觅捷径的曲直论,豆割冰川天火的分合论,进退有据的进退论,断保存灭亡分水的短长论,踏雪无痕的深浅论,挟雷霆而行的攻守论,制敌于疲有力相搏的劳逸论,流水无形而无不形的常变论,顺势逆势的顺逆论,雨夜惊雷的明暗论,制人而不制于人的前后论,东风化雨的道实际,山外之山、天外之天的强弱论,藏于九地之下的真伪论,攻心为上的心力论,拨云见日的谋决论,向豺狼借胆振军心的勇怯论,化解千钧之力的刚柔论,以无敌之敌的表里论,成败祸福相依的动静论,智囊锁钥的阴阳论。诸般各种,几近涵盖了宿世此生兵法大成之辈统统的成绩,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武神谋圣,毕竟都能在兵家韬略当中找到类似的出处。

“今后定要会会这位军有龙象,将有归塞的定北军名将。”袁骏眼中厉芒一闪,平声接道。

李落策马立于一座矮丘之上,身后总计一十二骑,远远另有天狼骑亲卫相随。袁骏、呼察冬蝉、班仲、洪钧、习尤洪、关河、钱义、金屈卮、杜渐、桂显侯、应峰和曲子墨,连同李落在内,恰是掖凉州名噪一时的大甘一十三鬼将。

李落敛去脸上的惊意,摇点头道:“没有,我想到别的事了。”说罢深深看了远处一眼,平声说道,“走吧。”

兵家各有传承,集大成者如六韬三略,另有后代人杰发扬光大所书的兵法智谋,诸如大甘建国重臣无智将军华偶然留下来的兵家百阵,这些都算兵家传承。

此次行军,李落没有只言片语,只是传下帅令,命诸将依令行事,颇显刚愎自用,与昔日行军大不不异。

既有传承,便有发源,兵家传承的发源到底该追溯到何年何月,就是兵家传人本身也拿不准。

诸将稍稍松了一口气,现在四周环敌,稍有不慎可就是万劫不复的地步。

当年茽妃身故,慧王李玄泽少小分开卓城,远赴福州,这件事此中启事就连枢密院也没有只言片语的记录,宫中讳莫如深,是一桩不解之谜。

“一马川易守难攻,如果不是出了一个叛徒,大甘也不至于会被草海逼得如许措手不及。”班仲忿声说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