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山断海?是谁?”重泉一头雾水的看着夜雨,夜雨想了想,小声说道:“我之前听秦少爷的书童锦囊提及过,仿佛是古至公子。”
“至公子?如何能够,你听错了吧,至公子瞥见谁都打号召,之前还问过我哩,哪像江湖妙手!我看少秋公子才是,才是……”
谷梁泪正襟端坐,含笑回道:“小生梁虚牖,这里除了黎伯和甘兄,我们多数是头一趟出远门。”
“严师兄,你不成出口无状。”紫衣女子皱了皱眉头,轻声责道。
“卓州玉河府,小雅书院。”
“负笈远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先生的教诲。”
小雅书院在全部卓州都很驰名誉,说是官塾,但倒是太叔家说了算。从小雅书院出来投身大甘朝堂行伍,为官参军的不在少数。小雅书院有理科也有武科,自夸门生文武全才,倒也算得上名副实在。当年太叔闲愁在小雅书院当过几年先生,太叔古也在小雅书院读过书,小雅书院跟着太叔家水涨船高,名声在外,荟聚于此的大甘学子的确很多。
冷傲男人嘲笑一声,道:“信口雌黄。”
“你们今后行走江湖,如果碰到游历的读书郎,另有庙里的苦行僧,牢记以礼相待,莫管他识不识武功,有没驰名声,切莫以貌取人。能做到旁人做不到的事,就是豪杰,和他会不会武功没甚么干系。”中年男人俄然插言训示,紫衣女子点头应下,圆脸少女哦了一声,不过明显没如何放在心上,至于那男人冷冷一笑,虽是应了,只不过内心怕是不平气的很,所谓游历,还不是几个不晓得天高地厚,仗着家中余财游山玩水的浪荡公子罢了,最是能勾引女儿家。
至于这名叫梁虚牖的门生,小雅书院是有的,深居简出不假,但确有其人,太叔古晓得,太叔洺河也晓得。
中年男人这番话看似训示,似贬实扬,小小的捧了谷梁泪一行诸人一把,听上去公然入耳的很,就连重泉和夜雨看着中年男人的眼神都变了,约莫是说总算有个识货的人。
“嗯,卓城我们去过了。”
中年男人没有冒然开口,而是向紫衣女子使了个眼色,让她投石问路。紫衣女子眸子一转,轻笑道:“这位公子如何称呼呀?看着你们不像惯走江湖的人。”
重泉和夜雨看似偶然斗口的几句话,将诸人所谓的来源交代了七七八八,中年男人不疑这两个老练小子,天然信了,猜想谷梁泪和柔月是小雅书院的门生,家道该当算是殷实,认得太叔家的二公子,不过不熟,最多也就是点头之交。如许的家世来源不高不低,能免些不轨觊觎的蟊贼骚扰,也不会太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