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帝瞪了李落一眼,喝道:“这名字你早就想好了,等着朕在这里说出来,奸猾,该打。”
“九司以外尚须再增设一司,与诸司断开来往,只听令与圣上。”
“玄楼推举狄将军启事有四。
万隆帝细细一想,眼中神芒隐现,一拍龙椅,大声说道:“好,朕怎没有想到此处,如果狄卿为太师,也可解了朕心头的大石。”
“大将军狄杰。”
李落一愣,淡然回道:“或许正为玄楼非是如此,行事才气更无顾忌。”
“玄楼欲向圣上讨要两面免死金令。”
“你可有人选?”
万隆帝长身而起,在殿中踱步思考,昂首望了一眼殿外,约莫已是巳时,颇显期许道:“好,有可为,玄楼,你陪朕用膳,此事须得从长计议。”
宫中内侍在殿门处偷偷探头打量,只见两人似如石雕普通,半天难见动上一动,只是万隆帝有令,谁也不敢入殿惊扰了二人,似有宫中皇妃前来,也被拒在殿外不得入内。
万隆帝恍然大悟,似是仍有疑虑:“章荣政是太府司卿,掌天下钱谷金帛,布政盐道是他治下之事,他能够经心巡检?”
万隆帝止住笑声,突地感喟道:“可惜,你不是朕的亲生儿子。”
“你说。”
“此番保举太师只为巡检天下,旁的事一定须狄将军操心,只待巡检事罢,圣上再立太师亦不为迟。
“杨大人行事谨慎谨慎,兼又执掌枢密院,最是合适,不过杨大人生性朴重,巡检一案不比平常,所遇之人定是奸猾险恶之辈,如果杨大人一人恐难以对付,但是可洞晓宦海手腕者,除了章大人,玄楼还未曾想到那个可担此重担。”
“巡检天下……巡检司!?”
“宗伯杨大人,冢宰章大人。”
李落摸了摸鼻尖,沉声说道:“伯父,此事楼儿还要与你商讨。”
万隆帝苦思道:“好虽是好,但这监法科罪一事何人可担此重担?倘若此民气余力绌,难当大用,你巡检辛苦终是付之东流了。”
狄将军为人朴直,如有他为巡检司监法,旁人也说不出甚么来,再者狄将军自西府返来一向闲置,大将军之号实则驰名无实,不虞有何隐忧,于巡检天下无益有害。”
万隆帝猜疑道:“太傅凌疏桐,大理司卿聂奉鸿?太傅倒也算得上是德望服众,大理司本执掌刑拿科罪之事,也是得当,只是太师之位自于家谋乱以后便已空置,朝中明争暗斗,其一便是为了太师之位,朕不堪其扰,玄楼,你心中已有定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