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李落也想过,不过并没有强求初阳官府如何,任其天然就好,只是有一处却下了明令,倘如有人坏了耀合学府的端方,在学府惹是生非,非论是大甘中人亦或是东海来客,定罚不赦。
壤驷寒山低呼一声,李落悄悄一笑,没有讳饰道:“就如寒山兄所见,这些墓中的人看似活着,却和死了差不了多少,如许的景象我还是第一次得见,望之惊心。”
城里人流如织,有大甘的百姓商旅,另有很多的东海族民,摩肩接踵,好不热烈。
盟城眼下不算大,两边延长入海的是两个渡口,北边的名字叫昔年,南边的渡口叫来日,中间凹出来的恰是大甘朝廷根据李落上奏,开山填海,应朝廷和东海诸族缔盟之约,新建的商阜耀合。
明处还了李落一些情面,暗处早些在盟城生根,非论与大甘还是和东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观潮渡往北三十里,在一处背山靠水的海湾,一年之间这里平空建出了一座新城,盟城。
盟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池,当日李落受命朝廷动手修建此城的时候,便曾传书初阳东炎两州总兵爱惜朝和海军总领虞子略,以及初阳州新任知州蓝青书,言明此城不必修建城墙,依托山势和海湾的形状安闲而成。
不过也免不了有些目空统统的东海豪杰,一旦不守端方,常常都是东海诸族先于大甘措置这些人,有过几次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耀合学府惹事,这处学府倒成了盟城中最安宁的处所。
耀合学府前有一块大石,上书李落亲拟的七条端方,惩办的罚则也是极重,不过东海诸族都没有贰言,反而更觉出大甘朝廷的诚意,大多时候严以律己,没有坏了耀合学府的端方。
等这些琐事措置完,天气已近傍晚,李落几人终是松了一口气,虽说迟误了很多光阴,但几人的表情却还不错。
到了现在,留下来的商旅尽都笑逐颜开,赚的盆满钵盈,只恨没有来的再早些。
会中以九报酬首,此中除了一个是大甘朝廷降旨任命外,其他八人要么是大甘本地一带驰名誉的商贾或者德才兼备的志士,再或者是东海各族推举豪杰,二者各有半数。
望星楼坐落在耀合城最中间的位置,这个最中间并不是盟城修建的最中间,而是因为这里是盟城权力的最中间,耀合会就落在望星楼上。
盟城当中的大小事件都由耀合会协商决计,说是划城自治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