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外贸版装甲车[第2页/共3页]

(一发炮弹6先令。当然实战中很少会一扣扳机一下打出几百发炮弹的,普通都是25发弹链,第一发炮弹用于改正。然后一下把剩下的24发炮弹打光。短时候内刹时覆盖目标地区。)

而为了抵抗这类枪弹的中近间隔进犯,巴伐利亚方面需求把装甲厚度从5MM进步到7MM摆布!这天然要大大进步装甲的重量,整辆车都需求重新设想和安插。除非你能够在别的方面把重量降下来!

俄国人想了想,因而提出了一个新的定见,他们决定为采取两种兵器配置,本来的运输车地盘利用重量较轻的机枪。而专门设想的战车地盘则利用重量较大的火炮。而对于俄国人的锱珠必较,巴伐利亚表示没题目!

“我擦,这个不好弄啊!”当巴伐利亚技术职员拿到俄方的要求后起首就表示不好办,启事很简朴,这东西实在就是马克沁机枪的放大版啊!需求一个能够包容起码15KG水的冷却水桶。全部火炮的重量已经高达186KG了,中间另有放一个庞大的弹盘,这些重量加一起如何着也冲着200多公斤去了,如此沉重的火炮想要纯真靠人手快速扭转俯仰那可困难一点。

为了进步机枪的火力的持续性。德国人还未其设想了一个全新的冷却水体系,这个体系比步兵利用的机枪还要庞大。从冷水箱中抽出的冷却水进入冷却水后,顺着环形管道从机枪的枪管处带走热量。然后再靠近枪口处冷却,水蒸汽变成水然后顺着别的一根导管重新流入到冷却水箱中。如许的设定不消专门给机枪冷却水桶加水,便能够持续不竭的射击。

不过这个巴伐利亚人自以为非常完美的射击却并不受俄国人的欢迎,因为他们以为如果在夏季开战的话,底子不需求冷却水,以是他们只是采购了少量几套备用,这让巴伐利亚方面始料未及。

而在枪体上德国人也停止改进,因为不消考虑机枪的人力挪动,以是很多处所能够增减轻量以进步机能,德国人起首在机枪的水桶前部加装了一个装甲套,用于制止机枪水箱被枪弹打中后导致见效。在机枪手正面。一样加装了一个庞大的可拆卸护盾,用于庇护机枪手。

而实际上巴伐利亚也是采取了近似的炮座。(详细环境能够维基,也能够看看**的37高炮的俯仰和扭转体系。)不过和汗青上不一样的是,巴伐利亚的工程师们考虑放弃冷却水桶,起首,这个东西在俄国人看来不是很需求的。毕竟在俄国人那边,这类炮弹不成能像构造枪那么一向设想,火力持续性要求并不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