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合作干系,那么两边就应当是对等,我们为奥匈帝国供应资金扶植一支快速军团,到头来我们还要接管贵国的批示,这美满是支出而没有回报,我们完整能够参考之前两边在快速突击师上的合作形式,我们卖力供应资金、练习和设备,在战时,他们跟从巴伐利亚军团作战。贵国之前能够如许做,但是为何现在不能了?”王子反问道。
“不是交给我们,而是临时由我们批示,在战役期间,统统应当以胜利为目标,巴伐利亚有先进的战术思惟,有充沛的资金,并且我们为贵国供应了大量的支撑,我们只是但愿参考以往的常例,获得部分军队的战时批示权。统统权仍然归奥星帝国统统,并且有我们的支撑,贵国完整能够建立第七个个人军,到最后,贵国实际上需求支出的就只要人力和少量的薪酬。设备、补给和练习都由巴伐利亚王国卖力,我们不成能看着每年几百万美圆乃至上千万的投入打了水漂!”利奥波德亲王说道。
“起首,巴伐利亚军团是独立的,在战时也只是服从于普鲁士总参谋部,我们接到的号令是和奥匈帝国合作,而并不是将我们划拨到贵国的麾下,德皇没有这么说过,总参谋部更不会如许说。”
“巴伐利亚军团既然已经划归到东线,那么就应当接管奥匈帝国的批示,我们才是东线的主力。让团体从命部分,您不是在开打趣吧?”费迪南皇储寸步不让。他们需求的是巴伐利亚军团的力量,但是并不想让对方主导。
俄国人开端的时候兵力和设备还是很不错的,汗青上一战开端的时候,俄军在东线一共摆设了52个步兵师、21个马队师、具有3203门火炮。而德奥军队一共只要52.5个步兵师、12个马队师以及2808门火炮,要晓得,俄国一个师的兵力是2万人,德军是1.7万。奥匈师更少一些。团体来讲,俄国在兵力上有上风,设备上也有上风。而后者几近能够说是全部1战期间,东线俄军独一有上风的时候......。以是才气才气打出加利西亚会战的光辉胜利。
如果说东线方面奥匈的兵工产能都能够碾压俄国获得绝对上风的话,那么西线的环境如何呢?成果只能是绝望,没错,就是绝望!以首要技术设备做一下阐发,先说机枪,德国开端的时候操纵大量设备的机枪获得了极大的火力上风,英法两国一看,我靠,机枪这么好用?那就从速出产啊。然后4年下来,德国人当然出产了28万挺机枪,感受本身很NB的模样,但是法国人出产了31.2万挺机枪!比德国人都多!而英国人也出产了23.9万挺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