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接办过来,只需改个名字,然后请朝天宫放出风声,宣布上清派代替灵宝派正式入主,再花笔钱做几件大善事,就能轻松消弭负面影响,至于香火不旺的缺点,对朱道临来讲反而是长处,只要把统统架子搭起来,朱道临恐怕就会哀嚎穷得只剩钱了。
“两年前我在岭南的番禺云游时,遇见一名来自佛郎机的洋和尚,他用这串珠子互换我腰间的八卦暖玉,我见这串珠子挺都雅,没多想就和他换了,也不晓得是用甚么石头磨制的,应先生见多识广,或许能看出花样。”
应掌柜放下茶壶,指指朱道临右腕上的念珠:“如此贵重之物,道长还是妥当保藏为好,这世道仿佛越来越不承平了。”
“我呢,在外游历多年也累了,决定顺从我上清派茅山祖庭的均令,帮手师叔玄青道长方丈紫阳观,以是,想在金陵安个家。”
朱道临恍然大悟:“本来如此啊!估计清冷寺的和尚没少在背后使坏。”
“应先生,明天来主如果想为我们本身和道观里其他四位同门买几套衣服的,你看……”朱道临不得不开口提示长时候盯着本技艺腕深思的应掌柜。
应掌柜淡淡的双眉微微一振:“那得看道长需求办甚么样的事了,是买还是卖?”
“哦对了,前几天鄙人见到件风趣的事,位于清冷山下乌龙潭南面的灵应观支撑不下去了,在道观大门上贴出让渡整座道观的布告,上面公开写着‘售价万两回绝还价’,弄得这几天全城多了很多谈资,哈哈!”
老诚恳实坐在侧边的玉虎顿时睁大了眼睛,出去之前在马车上他弄不清楚,师兄为何特地从承担里挑出这串念珠戴上,此时现在他仿佛有点儿明白了。
可应掌柜那里晓得此中奥妙?他出自金陵城中百年世家应氏家属,从小就喜好珠宝古玩,不但善于珠宝的鉴定和保藏,并且本身另有举人的功名,若不是身为庶子,不得不为两位一样优良的长房哥哥让路,三十六岁的应掌柜很能够早已晋身宦途,而不是沦落到为家属好处转成贩子的境地。
“刚才道长留意的是专门存放客人定制衣袍的处所,这类按照客人要求专门制作的衣袍,常常用料和做工都要讲究很多,也比内里的裁缝贵上很多,估计道长前次是来去仓猝,没有留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