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二章 日新月异[第2页/共3页]

帆船大街西面,直到长江岸边的狭长地区,自南向北摆列着三座相互连接的大院,别离是两侧围墙矗立临街一面为骑楼式修建的金陵印刷厂,制造杆秤、台秤和各种标尺的上元衡器厂,以及改名为虎山造船厂的造船作坊。

年青的亲卫听完叮咛,当即跑向南面已搬家大半的铁器作坊。

金川河北岸占地千余亩的商住区和三大中转堆栈完工以后,整齐的布局、优良的制作质量和充满商机的远景,令不竭从北方举家南迁的地主富商趋之若鹜。

“但是,老聂头父子对此还不对劲,仍然在不竭改进,他们父子的计划与天枢阁火药厂的两套计划稍有辨别,底火药量比原定量增加了15%,大师都不敢肯定,最后部属硬着头皮点头,采取了老聂头父子的改进计划,一次制造出3,000发枪弹再次停止试射,合格率敏捷由73%增加到了98%。”

金陵城里最早接到这个动静的。并不是掌控江南东厂的镇守寺人吴景贤,也不是锦衣卫批示使常延龄,而是一向对虎山庄园虎视眈眈的南京吏部尚书郑三俊和兵部尚书冯元飚。

“将军送来的10支精彩步枪,也被部属和老聂头的两个儿子给打碎了3支,细心一查,题目都出在机针和弹簧设想上,抛壳钩和枪膛却毫无题目,部属这才敢过来向将军汇报。”

北面那座占地30亩的天井式堆栈,是“天工商贸股分公司”的自有财产,美妙豪华的三层骑楼式办公楼坐北朝南,独占天时,前面才是分红四个独立院子的堆栈区,恰好将金川大船埠与北面的虎山庄园隔断开来。

“好啊!好啊!”

朱道临看了看掌心黄橙橙的铅头铜壳弹。谨慎翼翼地收进腰间的皮盒:“走吧,宽济!我们一起去看老张头,再叫人去把老张头叫来,我要和他们说说话,要代表全军五万将士向他们称谢,给他们鞠躬!”

李宽济神采一暗,低下头道:“老张头年纪太大,快60岁了,最后一次试射成果出来。他看过以后哈哈大笑几声就病倒了。老张头刚倒下,老聂头又跟着肺痨发作,在研制车间和部属会商新的弹药厂厂长人选时,俄然吐出几大口鲜血,部属吓得赶紧把他送到紫阳观大医馆,医馆几位道长替他诊断,说是肺痨很毒手。”

堆栈后门十二米宽的笔挺大道,连通了北面的上元港。这条大道的路口建立起了蓝底白字的路牌,上面写着四个正楷大字——帆船大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