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的确不虚,草原上物质匮乏,补给一是靠抢,二是靠买。行商们所依仗的便是后者。当然,他们都有奴酋皇太极的特许之令,草原上更是通行无阻了。
至于如何搅合,倒要好好的考虑一番,现现在镇虏卫气力强大,底子就没有充足的气力与筹马在草原上活动。千百年来,草原上的枭雄们都只任一样东西,那就是拳头,谁的拳头硬,他们就听谁的。即便现现在的草原上遍及狗熊,他们只认拳头硬的风俗却还没有随之窜改。
而崇祯十二年,也恰是张李之贼脱运交运的一年,就是在这一年他们东山复兴,将好好的一个大明江山完整砸了个稀巴烂,五年以后由居庸关进北京,灭了大明朝正朔。
李信感觉在这几个行商管事身上也问不出甚么了,便令人将他们一一领了下去,然后直接赶出城去。气的几个行商管事在堡寨下跳脚痛骂,让李信这个小小的千总等着丢官离职吧。
李信正苦思冥想如何能守住新平堡,又能将粆图的人拖在新平堡的良策时,海森堡镇静非常的来见李信。
后边那半截话守兵没说出口,只是看着李信。李信则摆手道:“行,放他们出去吧。走,我们去看看黄家送究竟是甚么碳,甚么欣喜!”
这不就是无形当中的运数吗?
“嗯,估计粆图老儿就是因为此事才仓促撤兵的。”
如果以往,守兵们早就翻开堡门,放行商们进城,这些行商也按例会分发一些吃食衣物。只是现在统领全部新平堡的是三卫总兵李信。李信昨夜曾有严令,任何人只要没得着总兵的亲令,便不准私放一人进城。军卒们如何敢自作主张,便去通报李信。
后半句话李信则是对海森堡说的,海森堡从速倒腾几步跟了上去。
固然这边患的首要肇事者是蒙古鞑子,但是,自蒙古各部臣服于满清以后,本来于大明朝边墙以外放牧的蒙前人弃明投清,至此大明边墙以外的藩篱尽失,满清犯境关内再无后顾之忧。也就是说蒙古的臣服,对满清的意义相称首要。
俄然,有守兵又来报讯。
既然他李信来到了这大明季世,便不能坐视如上悲剧产生。大明之患一为边患,二为流贼。流贼间隔他还远,但是这边患却尽在面前。
听那几个行商的意义,他们背后的家主仿佛和总兵府中的实权人物另有来往呢,不然这些鹰犬们也不能态度如此放肆,张口杜口便是让李信丢官离职,仿佛总兵府是他们家开的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