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代州城下[第1页/共4页]

如果是假的倒还好说,如果真的,李信与晋王有了如此一层干系,以当明天子多疑几次的脾气,就已经必定他将永久的落空天子的信赖。

很快,左良玉出兵平阳府的动静传到真定,杨嗣昌勃然大怒,左良玉不过戋戋一介总兵,不听总理军务的熊文灿提调也就罢了,对他这个内阁大学士都毫不放在眼里,乃至还唱起了反调,殊为可爱!

杨嗣昌如此表态即是直接奉告贺人龙,迟早要让他取左良玉而代之,忙跪倒在地,连连谢过杨嗣昌的提携之恩。杨嗣昌非常对劲贺人龙的态度,将他扶了起来。

终究李信亦没筹算分兵驻守崞县,一则三卫军本来人就少,二则即便留下了人在流贼援兵面前也一定守得住这座高不过二丈的小城。

便是杨嗣昌一向策划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围歼计谋。

高时明仿佛还不放心,又叮咛了一句:“这事是你家总兵心慈面软,对于这些流贼,既然有力束缚天然要除恶务尽,你这么做也是为了三卫军好不是?”

唯独左良玉看了杨嗣昌的督令以后不屑一顾,与副将罗岱批评杨嗣昌私心甚重,一面贪功,一面又向借刀杀人!

代州城已然遥遥在望,一杆残破的猩红战旗仍旧飘零在城头,李信一颗悬着的心立时便放了下来。很难想像,蒙受鼠疫重创的代州城是如何抵挡住鞑子十数日的围攻。

朱由检俄然想到了刘宇亮移花接木李信斩杀岳托功绩一事,这使得贰内心更偏向于高时明的论述,但是杨嗣昌亦是德高望重的阁臣,如何会在此等事上欺君?这的确是不成设想的。

等朱梅看罢杨嗣昌交与他的高时明秘奏,顿时匍跪倒地,将此事的后果结果一五一十的都讲出来。

罗岱大吃一惊,何来借刀杀人一说?杨相蒙当今皇上看重,岂能做出此等不分轻重的事情来?他自是不信。

“若贺总兵取而代之又当如何?”

朱由检考虑了一阵,甚是头疼,他发觉不管如何这件事都不清楚,干脆不如不睬会,先搁置起来,等今后山西乱局已定,分晓见了,再做判定不迟。但是他也没就此罢休,而是将高时明的秘奏又原封不动的以六百里加急发给了杨嗣昌。

杨嗣昌听罢一脚踢死朱梅的心都有了,只是木已成舟,踢死他就能处理题目么?无法之下只好将朱梅骂了个狗血临头,朱梅也不回嘴,只冷静接受着。的确,他一开端向把真像讲出来,可那夜阴差阳错喝的不省人事,次日醒来后得知杨嗣昌已经将此事奏报京师,固然惊惧不已,毕竟还是存了幸运的心机。直至天子擢升其为保定总兵,他才觉出这件事有点玩大了,万一那天真像被抖搂出来,但是欺君的大罪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