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得遇汉奸[第2页/共4页]

说完端庄事,洪承畴也不再多言,领着雄师北上绝尘而去。

“百官随朕亲往德胜门,为朕的骁将擂鼓助势,看他如何大败逆贼…”

“宣大的陕兵被朝廷调的差未几了,现在手中独一两万余人,宣府本地兵又在去岁全军覆沒,新招募的又不堪用。本部堂担忧只要选雄师前脚分开,蒙古鞑子后脚就得毁墙犯境…”

吴三桂此人才气不俗,若他在流贼军中,朱梅兵败倒是有情可原了。

朱梅仿佛是猜到了李信的设法普通,红着脖子回嘴道:“朱梅兵败并不是败给吴三桂…”

李信瞧着面前兀自解释的朱梅,内心倒是已经下了此人才气不足而担负不敷的考语。也就是说,朱梅此人并不堪任独当一面的才气,如果作为副将而听令行事,向來当事半功倍吧。

当朱梅听了李信筹办改道主张,不由有几分绝望,但还是强打精力表示愿与李信共同进退,待击败流贼以后,自向朝廷请罪…

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毫偶然义,朱梅身为保定总兵,丧师失地,就算活着回到京师,等候他的也将是峻厉的奖惩,人头落地也未可知呢…

正愁沒有熟谙地形之人,既然朱梅另有斗志,主动请缨做三卫军的领导,李信欣然接管。

朱梅奇特,“京师有警,宣府军应当由北往南才对,如何他们竟由南往北?”

满朝文武闻听以后亦是欢声雷动,此前的悲观阴霾气味竟然一扫而空。这些京官们固然鄙李信其人,但颠末数次大战以后,对李信的三卫军实则充满了信心。

对于这类极具亲和力的行动,李信当然也自有解释,凡大奸大恶之人,必定都有着过人的城府,不过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罢了。

朱梅摇了点头,眼中闪过一阵黯然,也不晓得是在为吴三桂年纪悄悄就从了流贼可惜,还是在为本身的运气多舛神伤。

而究竟上,李信自出世以來,的确是每战必胜,从无一次败绩…这还是一个给事中掰动手指头一一列数以后,满朝文武才恍然大悟的结论。

朱梅的这一番解释,不无事理,但是在李信内心,对他的印象倒是打了扣头。谁不是上任要职以后便面对重重阻力,所谓掣肘乱命之说,这此中又有多少是在为本身的失利推辞任务?

险径雄关,不是夯土小城能比,就算有大炮共同,以戋戋万人,想将之拿下,又谈何轻易?

洪承畴随即微不成察的轻出一口气。

“直到去岁满清鞑子犯境,关宁军总监高起潜带着关宁军悉数入关阻击鞑子雄师,岂料高阉无能累死关宁军,朝廷十数年练成的铁军竟然在小小的蠡县一朝覆沒…”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