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织造之利[第3页/共4页]

荆凤吾的话让李信大为震惊,万想不到这江南织造局卖出了丝绸一年竟能得银钱数百万两,难怪孙鉁受了钦命南下,竟然在南京铩羽而归。

却见荆凤吾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镇虏侯不必奇特,可知江南织造局一年织染丝绸数十万匹,卖与西洋人得银数百万,我大明朝地盘税赋年入也不过如此……”

荆凤吾闻言以后当即便似恍然大悟一样,从怀中取出了一封火漆公文毕恭毕敬的递到李信面前。

听到此处李信更加震惊了,都说天下乌鸦普通黑,赃官贪吏遍天下,此言绝非危言耸听。这大明朝到了现在这般境地,几近已经无官不贪,处所州县的官吏小打小闹和这些勇于公开并吞公帑的大蛀虫们比起來,这的确就是丧芥蒂狂。

李信听罢内心一片冰冷,他只传闻孙鉁在南直隶多被各方掣肘,却万沒想到竟是如此窝囊,只听那荆凤吾又道:“鄙人临來时,部堂交代过,镇虏侯智计过人,必有应对之策,着鄙人统统任凭镇虏侯调派。”

但与此同时,李信也从中嗅到了机遇的味道。荆凤吾讲完以后仿佛仍旧沉浸在痛心疾首当中,久久不能规复安静,李信也意兴索然,两人竟一齐的沉默了起來。俄然核心看热烈的百姓人群里起了一阵动乱,紧接着便是呼天抢地的惨嚎,百姓们立时便四散奔逃。

这一句话说的不尽不实,既沒有定下名分,又沒说粮草的调拨问題,这可不是孙鉁的行事气势。在李信的再三诘问之下,荆凤吾实在顶不住了,便和盘托出。

这正问到了荆凤吾的善于之处,孙鉁固然未能将此一一实在查办,但此中的活动倒是体味了很多此前不甚了了的内幕。

“本來朝廷的轨制也非常完整,断不至使这数百万两的银钱成了一笔烂账。”荆凤吾对此仿佛既是痛心疾首,又有些大惑不解的模样。“工部固然手中把握着江南织造局织染出的丝绸,可这发卖却不归工部管,统统经过浙江市舶司出口,钱天然就经过市舶司转往朝廷国库。南京工部固然有‘竹木抽分’的名义,能从上税上抽一笔钱,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可这些好经,让人一念出來就全都歪了。浙江市舶司与南京工部纵横勾连,一众官员高低其手,竟生生的将这数百万岁入折腾的只余数十万两上缴国库。”

“我朝自洪武年开端,就在江南织染设表里两局,内局由二十四衙门直接督造。而外局则归工部都水清吏司领辖。嘉靖万历朝时以内局为主,外局形同虚设。江南织造局便由宫中派出的中官督造,所得之利皆由中官解往大内。崇祯朝今后,今上苦于中官参与处所税收剥削甚巨,便将统统外监裁撤,江南织造局便又划归了南京工部的都水清吏司,如此一來南京工部又或一大财路,竟是比起南京户部來有了模糊压上一头的架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