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父亲眼中对她的欣喜,她总算是能谅解父亲的苦心了。
闲下来的卫兵天然就要回宁远王府过年,固然离乡背井,但能跟宁远王及其家人一起过个热烈年,可比陪着江蒙人成心机多了。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王府一片喜庆筹办太小年之时,宁远王接到都城皇上的圣旨,竟是要王爷进京述职,还要带上王妃一同前去。
更不要说本年宁远王府添了三个小主子,他们还等着为三位小主子送礼品呢。
不过,今儿才是小年,如果他们快马加鞭往都城赶,又没累坠的人在身边,说不定真能在年前赶到都城也说不定。
只是孩子还小,如许一起颠簸怕接受不住,最后想来想去,孩子必定是不能带的,孩子不带凌小柔就不能跟着一起去,老太妃也心疼孙儿们,也只能留下来。
成果刚牵马出府门,就见到宁远王府派来的下人,将一只大大的承担递过来,“王妃晓得二位将军要进京,怕你们路上吃不好,特地亲身下厨做的一些吃食,请二位将军带着路上吃。”
本年因江蒙国游人到来,不晓得他们会在大衍国逗留多久,如果一起深切大衍本地,陪着他们的卫兵们也就不能赶返来在宁远王府过年了,成果他们只在渭城府待了几日,买了些东西,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做了些莫名其妙的事,然后就返国了。
除了王府里的下人每人都发了四套新衣,赏银也少不了,在吃食上凌小柔也是下了大工夫,比当初在皇宫里筹办的满汉全席还下工夫,连那些自主流派的大厨们也被召返来很多,就为了给王府筹办年夜饭。
江蒙的游人走后,不几日就是小年,此次的小年,因王府多了三个小主子,更加显得热烈,王妃和老太妃整天就围着三个小主子,王爷也很少出府,就是平常不如何在王府的二爷也抽暇就返来,瞧着三个侄儿侄女好不奇怪,被老太妃催着结婚也不嫌烦,归正老太妃多了三个孙儿,对二爷的重视也不那么多了,他爱如何也懒得说太多,府里倒是一片平和。
而本年,宁远王将渭城府管理好了,百姓也安居乐业,之前那些想要乍乍翅的官员,收拢的收拢,清算的清算,连海上的海贼都给端了,渭城府没有比这时候更好的了。
这伉俪俩都是长年在军中的将军,骑马赶路都是家常便饭,若真用八百里加急的速率往都城赶,算算日子也不是来不及了,清算好东西就牵着马出府,也没用常日里最宝贝的马,毕竟这些马要日夜兼程地赶路,到了驿站就得换,真累坏了本身的宝马他们也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