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内里一些能够在这个期间被‘发明’出来的东西,凌小柔也给记了下来,就像渭城府的玻璃买卖,但是让渭城府又繁华了一把,因为玻璃卖的固然还是很贵,比起从本国运来的却不知便宜多少,并且有了玻璃不但能够建暖房,就是屋子安上玻璃也敞亮很多,到了夏季也比窗纸窗纱保暖,特别是宁远王府推拉似的窗户更受欢迎。
别看贺楼远和明诚甚么都没对她说过,但只看这师徒俩整日忙的饭都忘了吃,也能猜到明诚即位之初有多艰巨,凌小柔更加果断要说动太后帮明诚。
不过,以他那不负任务的品德,估计就是返来,想把他逮着措置朝政也不轻易。
如果把这个玻璃的制法拿来都城这里,让大臣们都来参一股,倒是能够把民气都给拧成一条绳。只要拿捏恰当,也不怕他们为了买卖忘了朝政。
可这话真就没法说,万一再劝下去,太皇太后直接说她就是不喜好皇上,今后就真没有转圜余地了,看来有些话还不能直接说,要操纵曲线救国了。
之前若汐也拿出来给凌小柔看过,凌小柔却感觉既然是若汐的,不如就留给若汐的孩子们一向传下去,如许她们长房有了除了财产以外还可传承的东西,二房也有了相称的,就算今后过了几代,不如现在这般敦睦,也不怕没有能够安身立命的本领。
后宫的太后太妃们固然都是闲人,但都有本身的谨慎思,别申明诚不信她们,就是凌小温和贺楼远也不住她们。
别看太皇太后出身不高,也没有个能拿得脱手的娘家,但只凭着她太皇太后的身份,在后宫,乃至朝堂之上,她就有着必然的话语权。
凌小柔晓得贺楼远说的是老隐士的先生留下的那几本书,当时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做福寿膏那种害人的买卖她就放心了。
正在凌小柔想不出主张时,内里急三火上地跑出去一个十岁摆布的宫女,脸上还挂着泪痕,见了凌小柔边抹眼泪边说:“王妃娘娘,您快去看看吧,小公子要把雅娴公主打死了。”
凌小柔听了吓了一跳,三个孩子都好好地在太后殿前玩着,如何就跟雅娴又打起来了?孩子们还都那么小,雅娴公主再没轻没重的,把孩子打碎了如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