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三严以后,头戴十二毓帝王冕冠,身穿黑底镶金龙衮服,腰悬宝剑的秦牧,迈着沉稳的法度从后殿走出来。身后两名宫女固执羽扇紧随厥后。
秦牧居高临下,俯视群纶,洪声说道:“朕!为何例外召开此次大朝会,想必大师内心都清楚。行刺太子!树旗造反!还漫衍谎言,说甚么朕身患重症,乃至已然驾崩!说甚么秦无二世!
三跪九叩的大礼过后,百官站起,齐刷刷地望向丹墀上的天子。
锵!
现在天光映在天子的脸上,英姿勃发,另有一股杀气腾腾之感,这岂像抱病之人?
此时教坊司乐手敲击着奉先门侧的大鼓,先伐鼓框一声,再用双棰持续敲伐鼓心,一重拍一轻拍。节拍由慢转快再由快转慢,鼓声由弱转强,一声声地传遍全部大秦宫。也一声声地击在郑芝龙的心头上,他不由与弟弟郑鸿逵互换了一个眼神.....
此次秦牧接管司马安的建议,决定临时召开一次大朝会。固然各省长官,以及藩邦酋长不能赶来,但在京的文官武将,皇亲勋贵,各路解元都要插手,人数也足有六七千人之多。
另有阿谁燕高飞,就是不肯前去日本,他留在大秦,迟早会被夜不收挖出来。除非李过、高一功、乃至加上袁宗第。能混淆大秦这潭水........
大秦宫前朝三大殿按挨次别离是紫宸殿、宣政殿、华盖殿。
宫中钟鼓声传。高大的午门也开端缓缓翻开来。百官入午门,至紫宸殿前的祥云中间等候。
这下有些乱套了,群臣伏于地上,庞杂地叫着.......
帝王之高贵,在这一刻彰显无遗!
百官再高呼“万岁!”
百官在这洪钟大吕声中,踏上那高高的汉白玉台阶,鱼贯入朝,来到丹墀东西,朝北肃立恭候。
一声龙吟,秦牧霍然拔出宝剑,插于丹墀之上。然后洪声喝道:“朕,生逢乱世,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远赴赣南之时,身边独一湘妃和蒙柯二人相随。时贼盗蜂起,流寇满地,更有建奴几次叩关而入,涂炭燕赵齐鲁。
中间的宣政殿是停止五日一次的常朝的处所,朝中文武百官,日赴宣政殿,东西相向对峙,宰臣一员押班,向天子奏报平常政务,谓之常朝。
但现在势成骑虎,已是欲罢不能,即便现在停下。夜不收也必然会持续清查行刺太子的幕后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