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辅弼先生,我想您应当能正视我们面对的实际,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已经南下,全部同盟国舰队占有在地中海,下一步他们的目标就是波斯湾,然后是印度远洋,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为了我们能在中东保存一隅之地,英国必须做出一些进献和捐躯。毕竟伊朗沦亡后,首当其冲的是印度。”2天以后,中原驻英国大使就开端就印度洋海上计谋题目与英国辅弼张伯伦展开构和。和汗青一样的是张伯伦仍然成为了英国辅弼,而分歧的是,他不再是一个让步让步的辅弼了,因为这个位面的英国已经退无可退!
不过仅仅是资金和职员题目并不能处理统统题目。中原和协约国需求为伊朗水兵建立一个完整的后勤补赐与及谍报体系。此中后勤补给体系包含在海上的假装补给舰以及有限度的泊岸补给。而谍报体系就更加庞大了,在这套体系中。除了调派假装窥伺船来通过无线电测向或者别的手腕来肯定德国舰队方位,并通太长波电台传输给某些牢固基站。然后再传给伊朗舰队以外,美国人还大胆的提出了在某些关头海疆摆设潜艇鉴戒线的设法。而为了增加潜艇对飞机和战舰的搜刮效力。美国人还筹算在潜艇上安装雷达(实际上,美国2战中还真这么干过。)
“我们偶然和德国人这么早就在海上产生抵触,现在还不是时候,战役地区只是限定在伊朗的国土上,这一点我们和同盟国事分歧的。自觉扩大战役对两边都没有好处。”张伯伦安静的说道。
“中原支出的更多,而伊朗支出的代价是全部国度,付出的报偿是否合适不是买家一人说了算,还要看卖家的态度。我们需求对抗共同的仇敌,而贵国却在关乎联盟底子好处题目上如此斤斤计算。这让我们太绝望了。这场战役是最后的机遇了。如果这场战役输了,大英帝国将不复存在,米字旗数百年的光辉与光荣将随风而逝。别的,我想说的是,美国当局已经同意为伊朗舰队承担部分后勤和培训事物,最多一个月,美国当局将宣布租借法案合适任何与美国有着联盟干系的国度。”中原朝表说道。言外之意很明白了,美帝和中原表示同意了,你看着办吧!
“我有一种预感,这场战役结束后,即便我们最后赢了,那么西方和欧洲的天下主宰也会是美国,而我们能够只会成为美国人一个比较有效的盟友。该死的美国佬!”中原朝表所言非虚,而很快,美国人确切用实际施动奉告了英国人本身的挑选。事情到了这一步英国人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表示。英国人现在有一种本身被绑架了普通的感受。中原和美国这两家气力强大的国度有充足的本钱来投入这场战役,只要能打赢,那么德国和同盟国个人倾圮后产生的宏利总能弥补他们的支出,但是英国不一样,当大英帝国耗掉积年堆集的元气后,即便获得了胜利,在将来的国际大棋局中也绝对强不过两个超等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