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1页/共4页]

固然苏联人颠末一番尽力总算追平了东线的火力投射量。但是不成否定的是,因为迫击炮射程更近,并且苏联在榴弹炮方面口径偏小,以是火力投射的有效射程也会偏小,那么这些火炮想要阐扬感化就必须尽能够推到前面,而靠近火线就意味着庞大的威胁,因而乎苏联的火炮丧失量也会比较大,当然,这些都说的是那些中口径的一下的火炮和便宜的迫击炮。所觉得了让手中100mm以上的火炮尽能够的阐扬感化,尽能够的在部分打出上风,苏联挑选了将大量的援助火力集合到较高体例的体例,而这类环境也适应了苏联的实际环境。

至于说机枪方面吗?不管是汗青还是现在,俄国人的dp机枪都不如德国人的mg系列。俄国人倒是能够通过中原获得这类机枪。但是考虑到mg机枪每分钟高达1200发的射速。以及是以带来的弹药压力题目,俄国人终究还是决定持续利用dp机枪。并且相对于德国人一班一挺机枪的体例分歧,俄国人可没有那么豪阔,这类机枪被定位连级机枪。浅显步兵班是不成能具有的。

而这个位面上,中原的陆基战役机以英国人的莫林和狮鹫发动机为主。这么高大上的东西交给俄国人保护,也确切很难为他们了。至于将来气冷发动机主力,r2600和r2800型发动机就更别说了。后者但是可谓bug级的存在啊。除了技术题目外,俄国人的飞翔员培训和储备更是个题目。从汗青上来讲,苏联前期能获得东线制空权不是靠着飞机产量,和飞翔员本质更是没干系,而是因为英美两国在西线终究耗掉了德国空军的精锐。

而在装甲军队上,俄国和汗青上也有了很大的分歧。相对于汗青上俄国装甲军队庞大的数量。(好吧,数量上去了,质量却没法包管,不管是产品格量,还是各种战车的构成比例。t34-76并不比德国的长管4号好用,而t34-85和is1、2的实际阐扬也不如豹子)俄国人已经落空了大范围设备坦克的才气,一样技术和产业上的启事。俄国人的坦克现阶段只能依托中原获得。和汗青上用海量的中型坦克淹死敌手的战术分歧。这个位面上俄国人珍惜他们的每一辆坦克,不管是轻型坦克还是中型坦克?至于重型坦克?抱愧到目前为止中原并没有向俄国供应29型坦克的打算,固然这款坦克在中原武备库中已经筹办被归到中型坦克中了。中原在现阶段还没有让俄国人独当一面的设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