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3页/共4页]

至于说机枪方面吗?不管是汗青还是现在,俄国人的dp机枪都不如德国人的mg系列。俄国人倒是能够通过中原获得这类机枪。但是考虑到mg机枪每分钟高达1200发的射速。以及是以带来的弹药压力题目,俄国人终究还是决定持续利用dp机枪。并且相对于德国人一班一挺机枪的体例分歧,俄国人可没有那么豪阔,这类机枪被定位连级机枪。浅显步兵班是不成能具有的。

更何况中原在空军方面给俄国人供应的设备限定更多,一方面是中原不想将最好的航空设备交给俄国人。而别的一个方面则是俄国人很难保养这些妙技术设备,别的不说。纯真航空燃油方面俄国人就没法包管。中原的飞机利用的航空燃油普通标号为100/130级别的。而俄国人本土的航空燃油普通都是93级别的,品格上和汗青几近持平,但是却没法满足中原飞机的要求。不是说不能用,而是说用了后对飞机的机能以及寿命会产生影响。劣质燃油会侵害发动机,而你让这个位面的俄国人对近似r2600级别的发动机停止大修,也确切难为他们了。

在这个位面上,俄国比汗青上更贫乏大口径加农炮和榴弹炮,乃至于连搞出一款机能优良的152mm长途加农炮都有些力不从心,原有技术体系被毁的七七八八是一个方面,没法大量出产是别的一个方面,这两个启事加在一起的成果就是让俄国人在8寸级别榴弹炮和6寸以上加农炮方面几近是空缺。不但仅是个人军级的火炮被严格限定,并且就连100mm级别的长身管加农炮也被严格限定,倒不是说技术不可,而是就目前俄国的经济程度很难大范围设备这类火炮。这些东西造价都比较昂扬,中原在现阶段没法大量供应。

而在航空设备和战术方面,俄国人一样摒弃了汗青上以陆军需求为主的设法。这归根到底还是空军作战飞机的稀缺性。在汗青上俄国空军的统统战术活动几近都是环绕空中战役展开。战役机军队必须包管进犯机的安然,不成随便收支战区,不能随便追击远去的敌机。而空中进犯机军队必须不吝统统代价保护空中作战。即便防备强如伊尔2的进犯机也在这类近乎呆板的战术思惟制导下被德国人严阵以待的空军和空中高炮军队打的相称惨。伊尔2不但仅是天下上产量最高的进犯机。同时也是死的最多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