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平阳长公主和卫国公薛绩心下倒是愈发的百感交集。
薛衍愣愣的反应了一会儿,方才点头说道:“……没有。”
发卖烈酒的利润究竟有多少?就算薛衍没切身参与过,只看后代肥的流油的某台和某粮液,也能猜出个大抵。薛衍随便谈谈不要紧,倘若不谨慎断了幽州大营的财路。颜钧集还不恨死他了?
当日宣武门之变,平阳长公主和卫国公碍于身份道义,并未公允任何一方的保持中立。
永安帝摆手笑道:“赐坐。”
闻听陛下圣谕,薛衍也不敢担搁。只是在伴同传旨寺人入宫前,薛衍仍旧卖力的给统统向他学习素描的“门生”安插了课下功课――画鸡子。
薛衍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望诸位画师家去后好生练习。实在这素刻画技归根结底,并不是甚么高深的技艺,唯手熟罢了。以诸位之资质功底,想必很快就能融会贯穿。届时为陛下分忧,为百姓张目,还得仰仗诸位了。”
现在薛衍既已回归卫国公府,平阳与薛绩只这么一个失而复得的儿子,必定爱如珠宝。永安帝不必多言其他,只要明白透暴露他对薛衍的看重提携之意,天长日久,想必平阳和薛绩都明白,该如何做才对大师都好。
诸位画师向薛衍请教了大半日,又收了薛衍的东西,天然对薛衍交口奖饰,以为薛衍行究竟在详确体贴。
知子莫若父母,平阳长公主和薛绩目睹薛衍沉默不语。开口笑道:“这些事情皆不与你相干。你年纪还小,只要记得陛下是陛下,他也是你的母舅。既然他成心提携你,你好好当值就行了。其他琐事,另有阿耶阿娘呢。”
第三十三章
众位臣工闻言,虽早已晓得此事,此时现在,也当着薛衍的面儿好生夸奖一番。直夸得薛衍满面通红,连连摆手。
这个源自几千年后某本国闻名画家切身经历过的逸闻趣事在几千年前的大褚,仍然是一个旁人没法了解的梗儿。不过这并无毛病众“学子”听话做事,特别是自感深有所获的严裕本,更是将薛衍的叮咛奉为圭臬。
曾与薛衍有过一面之缘的韦臻也开口赞誉道:“诗才好也只是普通,更可贵薛世子仁义心肠,晓得百姓痛苦。传闻便是薛世子谏言皇后与平阳长公主筹办安济坊,关内百姓受益很多。”
带这满肚子猜疑回至卫国公府,薛衍忙将显德殿产生的统统照实奉告父母。岂料平阳长公主与薛绩也是相视一笑,带着薛衍看不懂的笑意摩挲着他的脖颈说道:“傻孩子,这是陛下成心提携你呢。临朝听政这类事情,连太子殿下现在也没有机遇。倒是叫你白捡了这么个便宜。此后也要好好当值,千万别孤负了陛下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