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更首要的是,太子过世了,太子的儿子却没被弘文帝立为太孙。
要说孙皇后是抱恨离世的,那太子就更是抱恨离世的。
哦,对了,太子,都五十岁了,太子还是太子!
至于前太子的儿子……像谢三娘想的那样,对方大抵对他们有些顾忌,毕竟但是有很多人,曾说过要立太子的儿子为太孙的,以是这会儿分封,借口亲王郡王太多,朝廷开支太大,就不像对兄弟那样,全封亲王或郡王了,而是说按亲王的子嗣担当轨制来,顶多在官田俸禄方面多给一点,以示辨别。
倒是孙皇后,一向没盼到弘文帝死掉,又不敢像有些宫斗小说中那样,下毒害弘文帝――幸亏没下,要不然被安然发明了,估计会死的更早,儿子的太子之位还会被废掉――如此心中郁郁,不过五十多岁就过世了。
以后弘文帝也一向活到了八十多岁,而早在弘文帝八十岁、太子六十岁的时候,太子就过世了。
但等他措置好立太子之事,再筹办给前太子那么多儿子分封时,因为年龄已高,很多事已不由他作主,他想给他们一个不错的分封,朝廷上的反对声太大,说是给的亲王爵位太多,到时新太子即位,那么多兄弟也封亲王,京中的亲王太多,开支太大,要承担不起。
但,现在是太子的兄弟当了天子……人家顶多封本身的兄弟为亲王,太子的儿子,还不晓得能不能封到呢!毕竟对前太子的儿子,指不定人家还顾忌着呢,没将前太子一家废了或杀了斩草除根,免得朝中一部分大臣想操纵前太子子嗣搞事算不错了,给他们家高位如何能够。
因为被孙皇后、太子和谢三娘盼着死的弘文帝,这时也还好好的呢,有近七十岁了,但在安然的调度下,身材还很安康。
这对谢三娘来讲,就感觉像是好天轰隆了。
让谢大老爷看看本身之前宠嬖的姬妾,之前每天搞事,现在每天被人清算;想将统统家业留给谢大郎谢四郎,现在家业全落到了谢大夫人手中;在原出身界中,依托他跟谢大郎谢四郎撑腰,在夫家过着津润日子、风景无穷、常常跟她姨娘一起搞事、欺负原身三姐妹的谢三娘,现在在太子府低调诚恳,查无此人。
谢三娘不但盼着弘文帝和谢大老爷死,还盼着太后和礼亲王死,如许一来,就算谢安然有儿子,礼亲王死了,她有儿子能担当王府,不会像她之前想的那样,没儿子了局惨痛,但没了太后和礼亲王撑腰,如果连弘文帝也死了,连大伯子撑腰都没有了,那谢安然的了局也不是很好了,归正必定比到时太子即位了,当上了四妃的本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