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队员听安然如许说,不由惊奇,他们真是从没想过,安然竟然做了如许的安排,真是事事走在他们的前面,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不过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服她,当下便有人欢畅隧道:“如许说,只要传到了方国铮耳里,他应当不敢持续如许做了,除非他铁了心要做华奸。”
还甭说,安然的这个行动,还真给方国铮形成困扰了,本来他的确会像平常那样,一旦破城,就要屠城的,但现在,听到内里这些传言后,还是让他在暴怒之余,也不由谨慎起来。
“不屠、杀华族人,他那里来的军功,向黄族人献媚升官呢?要晓得华族人一贯难升到高官的,他之前才多大的官,靠着这几年兵戈,都已经升到中原总督、靖国侯的职位,大权在握,位高权重,风景无穷,如许风景,杀几个华族人算甚么。”
安然之前一向听他们会商,没插话,这时方道:“当然不是,我已经叮咛鼓吹队,到各地鼓吹去了,但愿这些鼓吹传到了方国铮耳里,他能有所顾忌。”
而传闻了百姓是如许一个反应的方国铮,将漫衍这些流言的人恨到了骨子里,恰好对方将冲突集合到他帮着黄族屠、杀华族,是华奸这方面,他还找不到更好的来由辩驳,除非他不杀长阳那些人,要不然一旦杀了,华奸的帽子就要坐定了,一想到这个,他能不恨死了漫衍流言的人吗?
“至于他写的檄文,他不是文人出身吗?那些文人你还不晓得?都是老阴阳人了,写文章惯会掐头去尾,只拣对他无益的写,不将全貌写出来,最后不明本相的人看了,都恨死我们这些不循分的老百姓了,那个曾想过,我们如果循分,早死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也没感觉黄族统治有多不好,但跟安然的管理一对比,那在黄族部下过的的确不叫人过的,既然如此,经历过了好日子,谁还想过苦日子?
“不然呢,我也不想看到他们死啊,但方国铮雄师挺短长的,我们也没法破了方国铮雄师,将这些人全救下啊。”
可惜他找不到漫衍流言的那小我,要不然他必然要将对方千刀万剐。
实在如许鼓吹了后,另有更进一步的好处:方国铮如果不怕这些鼓吹,就是要杀这些人,华奸这个帽子那必定是会紧紧地套在他头上;如果怕这些鼓吹,不杀,华奸这个帽子是不会有了,但上京的朝廷或许会指责他如何没将这群胆敢摆荡黄族统治的华族人杀了,到时方国铮也不会好过的,以是不管杀不杀,对他都不会有甚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