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蔡京说”并非无稽之谈,而“蔡襄说”也有理有据。因为蔡京身为“六贼”之一,人们从豪情上实难接管他,因而人们多偏向于蔡襄说。不过,这一题目的最后定论,仿佛应有待于宋朝文献的确证。
普通以为所谓蔡是指蔡襄(君漠),他的书法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其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淳淡婉美,草书参用飞白法,谓之“散草”,自成一体,非常精美。宏仁宗尤爱其书,曾“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又“令书温成后父碑”(《宋史※#183;蔡襄传》)。蔡襄的书法艺术也为当时文人所正视,黄庭坚曾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笔墨之豪杰。”(《山谷文集》)欧阳修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阴文忠公集》)苏武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资质既高,积学深至,心手呼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既然是“本朝第一”,既然其书法已可“主盟”,那么,列于四家应是当之无愧的。但是,明清以来,又有另一种说法一以为从四家的摆列挨次及书风的期间特性来讲,“蔡”本来是指蔡京,只是先人讨厌其为人,才以蔡襄代替了他。明书画观赏家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说:“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渭京也。先人恶其为人,乃厅去之而进君漠书耳。君谟在苏、黄前,不该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矣。京笔法姿媚,非君漠可比也。”明朝孙镀也说;“宋四大师其蔡是蔡京,今易以君漠,则前后辈倒置……”(《书画跋跋》)安世凤《墨林快事》进而替蔡京书名被掩抱不平,说;蔡卞胜于蔡京,蔡京又胜于蔡襄,“今知有禁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清杭世骏《订讹类编续编》也将“苏黄米蔡非蔡襄”,作为“人讹”的一个事例。可见,明清时“蔡京说”曾有很大影响。
别的,水浒传上另有如许的典故
书法史上论及宋朝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以为是宋朝书法气势的典范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别离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莆(襄阳漫士)。从书法气势上看,苏武丰腴跌宕,天真烂漫;黄庭坚纵横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