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家的热情很高[第2页/共4页]

在拿到了省里其他几家企业的订单以后,董岩就开端揣摩着扩至公司范围了。这么多的事情,靠他一个技术职员必定是干不完的。谢莉毕竟不是搞技术的,在公司里只能做点后勤事情,帮不上董岩的忙。董岩去了省里的几所高校,想找几个毕业生到公司来事情,成果一无所获。想想也是,这个年代的天之娇子如何能够丢掉体例跑到一家民营机构去事情呢?

“冯处长,你看我是以我们山研公司的名义申报好,还是以海东大学的名义申报好?”董岩怯怯地问道。

“为甚么要推呢?让他把立项申请书提交过来就是了。”冯啸辰心平气和地说道。

董岩从海东化工设备厂办理了停薪留职以后,便建立了一家技术咨询公司,名叫“山研化工设备技术办事公司”,并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一开端,他另有些感觉不美意义,出去见人的时候遮讳饰掩地,不敢说企业是他本身的,也不肯意提本身下海的经历。

就如许,董岩拨通了冯啸辰的电话,向他扣问本身可否申报课题。在董岩想来,国度或许不会承诺把课题交给他这个民营企业,本身少不得还得求冯啸辰给开开后门,办理政策擦边球之类。谁曾想,他这个电话对于冯啸辰来讲倒是雪中送炭,冯啸辰正需求找一个民营企业的表率出来,以鼓励其他民营企业大胆地申报。对于董岩的才气,冯啸辰是毫不思疑的,海化设也是国度重点设备企业,董岩作为海化设畴前的技术处长,技术方面是绝对没有题目的。

带着如许的动机,董岩顿时开端动手筹办。他找到了在海东大学化工系事情的一名老同窗,共同商讨从重装办接课题的事情。这位老同窗在多年前就已经转岗做行政了,时下已经没有才气做前沿的科学研讨,但却又急需课题和论文,用以评职称。董岩与他商定,两家共同联手申请课题,申请下来以后,由董岩卖力完成,老同窗则卖力帮他联络化工系的尝试前提,并且从化工系给董岩找几名研讨生作为助手。事成以后,服从由两小我平分。

“你能够挑选一个你善于的课题,做好研讨计划,然后先给我们发过来。我们会请业内专家停止评审,如果能够通过初评,那么还得费事你到都城来插手一个辩论。”冯啸辰交代道。

吴仕灿拿着一本登记册,半是欢乐半是愁闷地向冯啸辰说道。

阮福根一语点醒梦中人,董岩也反应过来了。由重装办发包的设备科研项目,如果他能够承担一项,不就正申明他有充足的气力吗?连国度重装办如许的机构都不嫌弃他的民营身份,其他那些小单位又有甚么资格看不起他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