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组团出海[第2页/共4页]

至于说如果没有企业签下订单,辰宇公司将会有多大丧失,包成明并不介怀。繁华险中求,他现在也是能够赌得起的人了。

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还处于严峻的外贸逆差当中,外汇是遭到严格管控的。当然,比拟80年代,环境又好很多了,当时候国度几近没有矫捷外汇,像设备产业公司这类环境,就算打十几个陈述,也不见得能够获得外汇额度。罗冶、林重这些企业,每年都有一些引进技术、设备的资金,也能够派一些人到外洋去学习,但触及到的外汇都是专款公用的。去插手博览会这类事情,实在是太奇怪了,也太超前了,各级带领另有些不适应呢。

冯啸辰道:“不可,我们必必要出去。这一次或许我们拿不到订单,但起码我们宣示了存在感,让人家晓得中国有一群企业在做工程机器,并且还做出了不错的服从。如果我们连展会都不插手,谁会晓得我们呢?俗话说,一复生二回熟,我们呈现的次数多了,在客户的心目中就会留下深切的印象,到时候我们如果上门去倾销,也会获得更好的成果了。”

“要不,我们还是老诚恳实呆在海内吧,你想拿出口订单,呆在海内也一样能够拿到的,我们畴昔不也把设备卖到非洲去了吗。”王根底美意地劝道。

这是冯啸辰最后想出来的体例。

“啸辰,你确信这一次大师能够签下订单吗?”

“一家花十万八万美圆,就为了去露个面?”王根底撇着嘴说,“现在国度对外汇卡得非常严,我们设备产业公司为插手此次展会申请外汇额度,也是打了十几个陈述才批下来的。那些企业没有我们的面子大,申请外汇就更困难了。”

“为甚么?”

冯啸辰道:“我也没有实足的掌控,毕竟我们的产品和别人比拟,另有一些差异,用户会不会买账,谁也说不准。不过,我感觉就算是签不下订单,能够去露个面也是好的。”

“要不,我去找找干系,看看能不能让哪个部分出面,帮我们处理一下外汇额度的题目吧。”

冯啸辰第一次听到王伟龙提及这件事的时候,很有一些惊奇。中国企业勇于走出去,到国际展会上去抛头露脸,绝对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冯啸辰深为罗冶带领的魄力感到震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