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德奥与意大利之间达成的寝兵和谈,包含米兰在内的伦巴第大区和威尼托大区国土由德、奥两国占据,意大利陆军将在德、奥两国的监督下消弭武装,只答应保存10万人用于保持海内治安。
与英国人的快意算盘成果相反,现在英法方面反而要抽出兵力来保卫意大利。
到了1915年9月,这个西南火线固然保持着对峙状况,但是塞黑一方却已经是如同“包裹在铠甲中的一具枯骨”了,仿佛悄悄一推就会随时崩溃。不过,李海顿还是但愿则德国人去打头阵,以是迟迟没有下达号令向塞尔维亚建议全面打击。
英法两国当初拉拢意大利人的企图是想让意军管束出奥匈陆军,为俄国在东线反击制造前提。但现在已经快进入到夏季,并且因为俄军在东线的敏捷崩溃,没有一个夏季绝对缓不过劲来,现在别说是打击了,连自保都成了题目。
全部意大利战役仅仅停止了不到两个月,意军崩溃的速率之快令全部天下为之震惊,形成这类成果的启事是多方面的:仅仅独立五十年的意大利人并没有充足的凝集力,本来在战役中就扭捏不定,并且意大利人对战役也没甚么兴趣。
意大利的脆败让英法联军批示部措手不及,乃至引发了全部西线的极度发急,他们的反应还算是敏捷,很快就抽调了15个师从法意边疆向伦巴第地区停止声援,稳定了米兰方向的战局。但在南线,意军一溃千里,局面已经不成清算。
但非论如何,意大利人的战役结束了。
巴西奇能够在这类环境下,保持国度经济不至崩溃,保障火线供应,其痛苦可想而知。他在苦支苦撑的同时在心中对惹起祸端的“黑影”构造也是恨之入骨。
因而,10月22日,在乎大利战役开端后不到两个月,国王命令意军投降。
现在德奥雄师在亚平宁半岛火线停止着一场跑步比赛,奥匈第3、7个人军和德第12个人军一齐翻越亚平宁山脉,快速向罗马推动。
1915年7月16日,看到东线战局已定,怀着复仇和趁机大捞一把油水心机,保加利亚正式插手同盟国,投入战役。这个传统亲俄的斯拉夫国度,之以是义无反顾地插手同盟国对协约国作战,不过是因为要报在第二次巴尔干战役被塞尔维亚和希腊联手击败产生的庞大仇恨罢了。
按照寝兵和谈,意大利水兵舰队主力和潜艇将会作为战役补偿的一部分遭到扣押,涅戈万水兵大将带领的奥匈舰队和马乌夫水兵中将批示的德国地中海舰队封闭了塔兰托港,在他们的监督下,意大利舰队临时被消弭武装,在港内封存,等候德奥两国的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