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沧海桑田(第一更)[第2页/共4页]

林当锋点点头,言道:“明**去郡守府领批文官印吧。”

天下战乱,四方诸侯都思着如何安宁领内,规复大隋大业初年乱世,但是在这里,这方才鼓起的港口上,周洲却感受一股卯足劲向上的生机。在一年前,这还是一个小渔村。

林当锋笑道:“我晓得你有一番出人头地的志向,这一次北平郡卢龙县,郡部处置出缺。你也晓得北平郡乃是下郡,属不过一县,口不满万,百姓贫苦,民风彪悍,难以管理,何况郡丞不过正六品,至于郡部处置亦只从九品,将来升迁但愿极小,故而大家都不肯前去,不知你可情愿屈就?”

周洲合计了一番,言道:“那难道每日都有百担盐运往蓟县。”

这个动机,只是在周洲的脑海中一扫而过,他随即想到这如何能够,三代之治是连孔子都推许的乱世啊,李重九若能达此难道成了贤人。

周洲闻言亦是哈哈大笑,问道:“如果如此也并非是我周洲了,林司马我听闻上谷公,要在北平郡设水军都督府,与海边盐山归并再设一县,可见北平郡也是一展拳脚之地,敢问我何时到差?”

次日到达三岔河口后,母亲无事,周洲方才放下心来。走出船舱,此时已是午后,明丽的阳光下,河面水波浮动,船埠恰是一片繁忙气象。

船老迈对劲的言道:“不错,以往我涿郡用盐,要么是渤海郡盐山海盐,要么是河东潞盐,自和李唐开战后,李唐就断了潞盐至涿郡的通路,但我们涿郡的盐价不涨反降,就是靠着我们的三岔河口的海盐。”

次日周洲在雍奴县船埠,没费甚么工夫就搭载到一艘从蓟县返回三岔河口的盐船。船老迈听闻他是新到差的郡部从过后,寂然起敬,没有要船资,直接载着周洲母子一并前去三岔河口。

这名驿丁笑着言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虽说北平郡郡守府是在卢龙县,但迩来筹办盐场,水军之事,郡守以及郡守府都是常驻三岔河口,故而你是去卢龙县到差,只是扑一个空,要往郡府到差,就乘沿蓟县与三岔河口来回的盐船一两日都能够到了,如果去卢龙县,就要走官道了,这官道客岁新修好的,不过还是难走得紧,大水一发常常路断桥塌。”

这位周郡守一身咸鱼味,但倒是透着夺目强干的味道。对方看了周洲的文书,笑着言道:“又是一名本家,太好了,还是一名茂才公,我北平郡正缺你如许一名读书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