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魏征言道:“此千万不成,强行迁徙百姓,此乃是暴政,万一激起民变,恐怕四郡之地,反而会荒废。”
但眼下裴矩的发起,众幽燕士族出身的本土官吏,却没有反对了,这还真是奇了怪了。莫非他们个人失忆了,还是真如裴矩所说,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要迁都邻近中原,方才是上策。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早如大禹时,就命令规定天子都城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此乃是天子之地,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敢问眼下幽都城中有多少兵马?”卢承庆出声问道。
裴矩拱手言道:“微臣也晓得刚入殿为臣,提此实有冒昧,但为了王上计,为了赵国百姓计,为了天下百姓计,却没有比迁都更好的方略了。”
裴矩之言,李重九亦感觉不无事理。当时淮扬,川蜀都非常敷裕,当时有扬一蜀二之说,但在汉人百姓心底,不管是否搬家到那里,但仍以为只要是洛阳,关中,远远超出于四方之上。
竟然将幽京比做鄙陋茅舍,本觉得这一番话会有人反对,但裴矩之言一出,幽燕的本地士族官吏竟然一片沉默,没有人反对。
洛阳,关中乃是汉人的龙兴之地,不管迁徙到各处,但对于定都在洛阳,关中的权势,还是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以是这难怪,为何幽燕士族对于迁都往中原都没有反对,而对迁往塞外的怀荒镇,则是毫不当协的启事了。
幽都城中,李重九率军返回幽京的第一次朝会。
意,环以沧海其东,据上游之势,以临驭六合,以燕云为险。”
此人大多数人都不认得,心道这位老臣是谁。
“老夫裴矩见过众位同僚。”
李重九坐于殿内,温彦博,王珪,陈孝意,卢承庆,魏征等人赵国众臣一并坐于殿下。
姬川出首言道:“此言差矣,吾听闻前人论定都长安为建瓴之势,定都洛阳为宅中图大之势,定都幽京则为挈裘之势。”
“微臣有一言!”
赵国百官皆是抖擞精力上朝。
这时候说迁都,不管是进取中原,还是多么如何华丽的陈词,但换在别民气底都只会以为害怕突厥,不敢一战,而弃了幽京。
而在隋唐之前,河北人丁虽不减色于河南,但论及政治经济中间,这时还是远远不如关中河南,至于川蜀,扬州就更不如了。
记恰当初李重九方入主涿郡时,立都幽京与怀荒镇二者之一时,室得奚部与幽燕本地士族大吵一番,很有上纲上线的味道。最后李重九还是以进取中原为重,决计立都幽京,最后才罢了这场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