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听綦公顺这么说道:“明公,此事我怎是不知。山东诸侯当中,王薄几次仕主,可见其蛇鼠两端,趋利行事,此人最是怕死不过,李重九打单一番,他就降了。孟海公此人虽是好谋,但却谋而无断,连范愿之流能都肘制他,可见其无能,投降也是迟早之事。而徐圆朗兵强马壮,在兖州也是运营多年,本是有一战之力的,但此民气高气傲,不甘居于人下,竟想在李渊,李重九二人面前偷奸耍滑,这不是自找苦吃,两边都不奉迎,以是徐圆朗被李重九还是李渊灭之,我涓滴都不料外。”
刘兰道:“唇亡齿寒,这个事理臧君相,他不会不懂。何况明公能够向唐主叨教,让他授予一人节制山东大权。”
三人坐定,张玄素道:“陛下南征洛阳已有半年了,现在士卒思乡,很有北返之意,王宰辅禀告突厥,高句丽屡犯边疆,有不稳之势,差人来问陛下何时能够起驾返回幽京?”
李重九批复完奏折,这时虞世南,张玄素,以及薛万述三人一并前来拜见。
刘兰道:“淳于难好办,赵军夺了他登州,两边早已结下梁子,要他助我军破赵,必会答允。”
刘兰听了笑着摇了点头道:“我的意义,不是让陛下将大权授给明公你,还是授给臧君相?”
“甚么?”綦公顺听了暴露不成思议的神情。RS
说话的大汉乃是綦公顺,从山东起兵时,也是与徐圆朗,孟海公,王薄齐名的魁首。至于他身边的文士则是长史刘兰。刘兰本是北海郡一书佐,曾屡败綦公顺,后刘兰为同僚架空,反投了綦公顺。
李重九反问道:“你感觉何者为先呢?”
“那么陛下是要先山东后江淮吗?”虞世南问道。
北海郡东阳城。
李重九目光一厉,他虽远在洛阳,但也晓得河北士族并不消停,上一次杀了卢子迁后,河北士族这才稍稍安宁了一下,现在又有人在暗中搅风搅雨。这倒是并非反对李重九,或要颠覆大赵,只是乘着李重九不在幽京,作一些渔利之事。
那三十岁男人抬开端看了他身边的大汉,笑了笑道:“正看到出色呢,你看太史公书里说很多好啊,高祖安定天下,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陛下,兖州安定以后,下一步是取山东呢?还是下江淮?”虞世南向李重九问道。
张玄素道:“陛下綦公顺,臧君相,淳于难,与王薄,孟海公,徐圆朗分歧,王,孟,徐心胸鬼胎,各自为战,故而为我军各个击破。但綦公顺,臧君相,淳于难三人都已是投奔了李唐,若我军东进,这三人势必将抱团与我军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