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重九这么说,大将薛万述道:‘陛下,徐州城内粮草已是垂危,以眼下而论上策莫过于困杀。强行硬攻恐怕伤亡不小。‘
‘这有甚么不成能,江淮军本来就是乱军,杜伏威起家的时候,比这更残暴的事,不知作了多少。‘虞世南开口道。
那歌声从恍惚而至清楚,惹得辅公佑和一旁城墙上的江淮军士卒不由当真的聆听起来。
大将王马汉道:‘娘的,江淮军会如此残暴,连这等事也能做出吗?‘
李重九点点头道:‘很好,就依此议,明日雄师三面攻城,独留城南一面,放江淮军突围。‘
王雄涎道:‘薛将军,这么说的有事理,但是我们不能不冒这个风险啊,若不如此,徐州城将不能快速攻陷,迟延日久,那么不但耽搁了我军救济洛阳的时候,并且徐州百姓必定遭到江淮军的殛毙,以是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不采取此策。‘
他并不放心,亲身拿了一柄短斧,带着亲信士卒上城墙巡查。辅公佑巡了数处城墙,江淮军士卒的士气有所低迷,但还好环境没有恶化到兵变的境地。
李重九也是心知江淮民风彪悍,最不贫乏的就是野心家,如汗青上的沛公刘邦,以及别的一个时空的淮右步衣朱元璋,这两个赤手起家而有天下的枭雄,都算是江淮人士。
士气低迷很大启事,是多日缺粮而导致的。辅公佑对这一点并不担忧,赵军再围城下去,城内另有这么多百姓呢,这些肉粮充足再支撑的。
‘两三百人吧。‘
听秦琼这么说,众将都是大笑。
张玄素道:‘还是陛下体味微臣,好动静应当不消数日就有了,到时候陛下将可又收得两员大将。‘
听李重九这么说,众将多是摸不着此中意义,唯有张玄素数人会心。
谁晓得这动静一旦真正漫衍出去,军伍内里作为主力的丹阳兵和江东士卒会如何想,决然是偶然恋战,到时候必定会酝变成兵变的。
现在辅公佑也只能走一日,算一日,他坚信赵军围城不会太久,只要他熬过了这段最艰巨的期间,那么他将代替杜伏威,成为下一个江淮王。
‘这有甚么难的,十面埋伏不过是传说罢了,现在我们不需十面埋伏,就在城南一面布下三道埋伏,等辅公佑来钻。‘姬川信心满满地言道。
‘诺!‘众将一并轰然答允。
李重九道:‘晓得了,再在军中寻有江淮口音的士卒,朕今晚有效。‘
听姬川这么说,众将脸上都暴露凝重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