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道友若想入大尊的门墙,想学得大尊道统,只怕比起当年俺老孙求仙问道,不知要难了多少倍!”
须菩提言道:“若这四十八种大弘愿,能够美满实现,贫僧才算功德美满。贫僧只愿见得众生划一,只愿见到苦海干枯……为此志愿,贫僧万死不辞!刀山火海,不能让贫僧有半分害怕!”
竟使得在场修士,有些乃至生出了怯战的心机。
就连上古之时的凡俗世人中,也有一名名传千古,名为屈子的世人,写下了一篇传世诗篇,名作《九歌》。
如果大尊在此,如果诸多教主在此,只怕东皇太一没有开口的机遇。毕竟他道君的修为,在教主与大尊面前,不值一哂。而如果大尊与教主在此,必然有万般手腕,能够化解东皇太一的攻心之法,化解他的帝王心术。
乃至于不择手腕,乃至于无情无义。
东皇太一坐在龙椅之上,头戴帝王冠冕,头顶悬着帝王伞盖。
可惜,须菩提却说道:“你摆下美酒好菜又有何用?贫僧是和尚,不喝酒吃肉。”
诸天万界无数修士当中,被东皇太一说中了苦衷的,不计其数。
“想当初,我师尊不过是戋戋一介佛陀,神人修为罢了。他要收门人弟子,都要立下诸多灾害,设下诸多磨练……”
东皇太一尚存于六合之间,至于那云中君,则已经有无数年时候,未曾被人提起过。
乃至于……
“我师尊阿弥陀佛立下佛教,成为教主之时,曾经发下了大弘愿,一共四十八种。”
可惜,此番大战,两边修为最高之人,就是道君。
“古往今来,何人可比?”
有九龙九凤拉扯。
“大尊的道统何其贵重,如果等闲传下,天下神佛反而不懂珍惜。须得历经千辛万苦,须得受尽万般磨难以后,才气学来真正的道统真传。正如当年我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以后,才知端庄宝贵。”
如此,就叫帝王心术。
又有一团庆云,悬在东皇太一脑后,无数帝王之气滚滚翻滚,如云如雾。
无数年前,悟空道人毕竟是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里学道,须菩提当时化名菩提老祖,收了悟空作弟子。
这东皇太一与帝俊兄弟情深,从未做过骨肉相残之事,可论及手腕,这兄弟二人却远超了一样是金乌修炼而成的陆压道人。
天道不公,以是伐天?
这两位天帝陨落以后,鸿钧道祖重立天庭,把门下守门的孺子童女调派出来做天帝,孺子为玉帝,童女为王母。这玉帝王母统帅天宫之时,诸多上古修士听宣不听调,对天宫的号令阳奉阴违,无人肯出工着力。